花中资格本迟迟,铁石心肠淡可知。
此世何人能领略,为君终夜费相思。
看来风雪无多日,香到园林第几枝。
自是不开开便好,清高从未合时宜。
花中资格本迟迟,铁石心肠淡可知。
此世何人能领略,为君终夜费相思。
看来风雪无多日,香到园林第几枝。
自是不开开便好,清高从未合时宜。
这首诗名为《梅花》,作者是清代诗人张问陶。诗中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品质和境遇。
首句“花中资格本迟迟”,暗示梅花在百花之中开放得较晚,体现了其耐寒、不急躁的特性。接着,“铁石心肠淡可知”形容梅花坚韧不屈,即使心如铁石,其清淡的芬芳仍然可见。诗人感慨世间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这种品格。
“此世何人能领略,为君终夜费相思”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无人识的遗憾,他愿意整夜为其倾心,寓言了对梅花孤高的敬仰。接下来,“看来风雪无多日,香到园林第几枝”预示着春天将至,梅花将在风雪消融后绽放,其香气将弥漫于园林之中。
最后两句“自是不开开便好,清高从未合时宜”直接赞美梅花的清高品性,认为它保持不开的姿态反而更显其高洁,这种清高并不迎合世俗的喜好,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梅花的独特风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不合流俗的赞赏。
若论风流,无过圆社,拐膁蹬蹑搭齐全。
门庭富贵,曾到御帘前。
灌口二郎为首,赵皇上、下脚流传。
人都道、齐云一社,三锦独争先。
花前。
并月下,全身绣带,偷侧双肩。
更高而不远,一搭打秋千。
球落处、圆光膁拐,双佩剑、侧蹑相连。
高人处,翻身佶料,天下总呼圆。
十二香皮,裁成圆锦,莫非年少堪收。
绿杨深处,恣意乐追游。
低拂花梢慢下,侵云汉、月满当秋。
堪观处,偷头十字拐,舞袖拂银钩。
肩尖,并拐搭,五陵公子,恣意忘忧。
几回沈醉,低筑傍高楼。
虽不遇文章高贵,分左右、曾对王候。
君知否,闲中第一,占断是风流。
共庆清朝,四时欢会,贺筵开会集佳宾。
风流鼓板,法曲献仙音。
鼓笛令、无双多丽,十拍板、音韵宣清。
文序子,双声叠韵,有若瑞龙吟。
当筵,闻品令,声声慢处,丹凤微鸣。
听清风八韵,打拍底、更好精神。
安公子、倾杯未饮,好女儿、齐隔帘听。
真无比、最高楼上,一曲称人心。
碧落横秋,浮云崩浪,夜凉先到梧桐。
荷花十丈,人在赤城中。
凤髻尚梳雾湿,眉峰翠、的烁双瞳。
多应是,金丹一粒,点就蕊仙宫。
相逢。
蓬岛客,酒翻银海,一饮如虹。
弄横玉招月,吹上层空。
青鸾传书满座,蟠桃树、已结轻红。
拚沉醉,人间拍手,一笑有东风。
北斗璇魁,南闽元帅,西清真地行仙。
东林白社,依约认前缘。
霞洞天台万叠,记当时、秀减山川。
三生梦,岩公宝刻,云锁石桥边。
时度御炉吹雾,宫烛传烟。
望图中家庆,朱紫蝉联。
入见辕门佳节,到新春、长是开筵。
明年看,五云深处,黄发映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