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处度夏,开拓封疆,眉毛在么,抱赃叫屈。
柏山今夏,逢人不得错举。
三处度夏,开拓封疆,眉毛在么,抱赃叫屈。
柏山今夏,逢人不得错举。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朋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时事的隐晦批评。"三处度夏"可能暗示着诗人经历过多次政治变动或流离失所的生活,"开拓封疆"则可能暗指国家领土的争端或权力的扩展。"眉毛在么"运用了双关手法,可能是讽刺某些官员的品行问题,"抱赃叫屈"则揭露了贪污腐败的现象。
"柏山今夏"可能象征着严峻的时局或难以逾越的障碍,"逢人不得错举"则警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要谨慎行事,不要轻易表态或被误导。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揭示出深层的政治寓意,体现了宋代理性批判的精神。
小山初筑自天成。架危亭。与云平。
面面梅花,阑槛十分清。
唤得长淮春意满,香暗度,月微明。
数枝长忆傍岩扃。杖履轻。醉中行。
笑问东风,何日是归程。
只怕和羹消息近,天未许,遂幽情。
穷冬自萧疏,小垒玄云开。
使君掷虎符,行矣何遽哉。
父老相与言,未言心已哀。
自云好使君,抚我如婴孩。
天不为我旱,人不为我灾。
使君今已行,力挽不可回。
举手向父老,听我勿我猜。
赤骥万里足,瑶池倏往来。
伏枥方丈间,何其等驽骀。
丹凤隘寥廓,五湖看如杯。
修羽落樊笼,安得一毰毸。
骥非伏枥姿,凤当翔九垓。
使君禀天秀,磊磊真长才。
峡里三家村,胡为久徘徊。
况与艰运偶,中州涨胡埃。
天子急亲贤,搜访尽草莱。
一麾谅其微,千里良需材。
弃去自腾踏,为国除祸胎。
父老休嗟惜,功勋在云台。
枞阳之阳羌庐峰,千岩万壑云濛濛。
仙人往往游其中,安期羡门乔与松。
天或使之为扃封,咫尺象外不可通。
我昔杖履秋将穷,洞宫萧森还遽匆。
至今魂梦江南东,闻君斸石苍崖穹。
下燕众客幽襟同,君真庶几羌俗翁。
作诗疾驱勤仆僮,斩薙荟蔚烦祝融。
木章竹个群巅空,要使恢廓无蔽蒙。
指麾八极呼云风,坐与九江争俊雄。
当有骑鹤来遐冲,与君论道如崆峒。
去之勿疑求大功,慎勿顾此杉楠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