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当涂见,芜湖芜湖见。
八月十五夜,一似没柄扇。
当涂当涂见,芜湖芜湖见。
八月十五夜,一似没柄扇。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八月十五夜晚月亮的形态,充满了想象力和诗意。
“当涂当涂见,芜湖芜湖见。” 开篇以对仗的形式,巧妙地将地点与情感相联系,仿佛诗人正站在当涂与芜湖之间,遥望那轮明月,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这里,“当涂”和“芜湖”不仅指出了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交汇点,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八月十五夜,一似没柄扇。”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将满月比作“没柄扇”,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高悬的姿态,同时也暗示了月亮的圆润与完整。这里的“没柄扇”既是对月亮形状的精准捕捉,也是对月光洒满大地、如同扇面展开般均匀分布的生动描述。整句诗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月光如扇面轻拂过大地的温柔与静谧。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蕊仙群拥宸游,素肌似怯波心冷。
霜裳缟夜,冰壶凝露,红尘洗尽。
弄玉轻盈,飞琼绰约,淡妆临镜。
更多情、一片碧云不掩,笼娇面、回清影。
菱唱数声乍听。载名娃、藕丝萦艇。
雪鸥沙鹭,夜来同梦,晓风吹醒。
酒晕全消,粉痕微渍,色明香莹。
问此花,盍贮瑶池,应未许、繁红并。
吾家何所有,冬月胜袁安。
纸帐可床暖,地炉容客宽。
树头风势大,窗外雪声乾。
却念无衣者,何当度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