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
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沈湎。
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
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
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沈湎。
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
诗人以崇文之时驻足观望,以东观为返回的停歇之地。辍轺之间,游玩于三坟之地;晖日之下,研读五典之书。寒心中见到宰相们如肉林一般被诛杀,飞魄随风而逝去,沈湎在世的英才不再显现。
诗人感慨于昏庸之主多,而明君却少之又少。灭身之举或许是由于累积的恶行所致,成就美名则源自长久的善举。既已承继了百王之后的重任,战兢之心随着年华的流转而日渐加深。
李世民此诗以《尚书》为题,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刻领悟和个人修养的自我要求,同时也反映出他在隋末唐初那个动荡时期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