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梦梨云抱满怀,东风狼籍委苔阶。
芭蕉雨打芳心碎,芍药春残泪眼揩。
灯灺闻歌伤子野,色空补恨窘灵娲。
维摩榻外难收拾,愁绝香泥印笋鞋。
忆梦梨云抱满怀,东风狼籍委苔阶。
芭蕉雨打芳心碎,芍药春残泪眼揩。
灯灺闻歌伤子野,色空补恨窘灵娲。
维摩榻外难收拾,愁绝香泥印笋鞋。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的凄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
首联“忆梦梨云抱满怀,东风狼籍委苔阶”以梨花的梦境与现实中的凋零形成对比,梨云般的花瓣满载着回忆,随春风飘散,落在布满青苔的台阶上,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哀伤的氛围。
颔联“芭蕉雨打芳心碎,芍药春残泪眼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芭蕉叶上的雨滴仿佛是花瓣破碎的心,而芍药在春天的尽头,如同人的眼泪,擦拭着对美好时光的不舍和留恋。
颈联“灯灺闻歌伤子野,色空补恨窘灵娲”运用典故,借子野(宋玉)闻歌而感伤,以及佛家“色空”观念,表达对情感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暗示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尾联“维摩榻外难收拾,愁绝香泥印笋鞋”以维摩诘(佛教中的一位菩萨)榻外的场景为喻,强调了内心的愁绪难以排解,即便是香泥印下的笋鞋也无法带走这份沉重的忧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落花的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吾道贵日损,纪纲付有力。
誓舍耕凿资,生以给信食。
岁晏民物耗,霜枯鹰隼击。
寂士无丰姿,空田罄尘积。
小臧别我去,晚瓢先挂壁。
饥寒并一身,舍下无遗迹。
穷达不异趣,死生共短息。
硕友谅难舍,他山终易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