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平湖接宪台,红莲如锦望中开。
何当与客凌飞阁,更揽山川入壮怀。
万顷平湖接宪台,红莲如锦望中开。
何当与客凌飞阁,更揽山川入壮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湖光山色画卷。首句“万顷平湖接宪台”,以“万顷”形容湖面之广,“平湖”则展现了湖面的宁静与广阔,与“宪台”相连,暗示了官府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次句“红莲如锦望中开”,运用比喻手法,将盛开的红莲比作锦绣,不仅色彩鲜艳,而且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在读者眼前铺展开一幅美丽的画卷。
后两句“何当与客凌飞阁,更揽山川入壮怀”,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一同登高远眺,欣赏壮丽山川景色的渴望。这里的“凌飞阁”象征着超越日常生活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高远。而“更揽山川入壮怀”则意味着将大自然的壮美景象融入胸襟,激发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其对精神自由和高尚情操的追求。
不食胡麻饭,杯中自得仙。
隔房招好客,可室致芳筵。
美酝香醪嫩,时新异果鲜。
夜深唯畏晓,坐稳不思眠。
棋罢嫌无敌,诗成愧在前。
明朝题壁上,谁得众人传。
洪涛白浪塞江津,处处邅回事事迍。
世上方为失途客,江头又作阻风人。
鱼虾遇雨腥盈鼻,蚊蚋和烟痒满身。
老大光阴能几日,等闲臼口坐经旬。
翩翩白马称金羁,领缀银花尾曳丝。
毛色鲜明人尽爱,性灵驯善主偏知。
免将妾换惭来处,试使奴牵欲上时。
不蹶不惊行步稳,最宜山简醉中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