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茅山道中抵莫投一客邸甚素雅主人喜客乃一善士为待至厚既别留此致谢》
《茅山道中抵莫投一客邸甚素雅主人喜客乃一善士为待至厚既别留此致谢》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客绪如缲茧,山行似踏车。

方疑武陵宿,宛是德公家。

倾盖君何厚,论心我可嗟。

祗应从此别,去路隔云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一段经历,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联“客绪如缲茧,山行似踏车”,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旅途的劳顿与艰辛。缲茧比喻客人思绪的缠绕,如同蚕丝抽茧般复杂;山行则比作踩踏车轮,形象地描绘了在崎岖山路中的艰难跋涉。这两句不仅勾勒出旅途的疲惫,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挣扎。

颔联“方疑武陵宿,宛是德公家”,通过引用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武陵宿指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神秘之地,而德公则是对高尚品德的尊称。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疑惑与惊喜,仿佛置身于理想中的桃源,又像是遇到了品德高尚的主人,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敬仰。

颈联“倾盖君何厚,论心我可嗟”,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倾盖,指偶然相遇时,双方停车交谈,形容相逢之偶然与亲切。诗人感叹主人对待客人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对自己未能更深入地了解对方内心感到惋惜。这一联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对真诚友谊的珍视。

尾联“祗应从此别,去路隔云霞”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遇的不舍与未来的离别感伤。云霞象征着距离与阻隔,预示着与主人的分别,以及未来旅程的未知。这一句既是对当前情境的感慨,也是对未来可能遭遇的离别的一种预感,蕴含着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进行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它不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友情、离别的深刻洞察与表达。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再次前韵赠别·其二

驰道尘香宿雨晴,故人春早帝京行。

雪消上苑林莺语,日上高冈有凤鸣。

宣室已闻召贾谊,辎车会见锡桓荣。

四方玉帛皆廷贡,不日王师罢远征。

(0)

再次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其六

碧山学道幽居好,新种筼筜绕屋齐。

客至时时尊有酒,春来日日醉如泥。

但须百斛斟云液,不用千金买月题。

却笑山公骑款段,秋风摇曳玉山低。

(0)

再次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其三

诸公衮衮登西掖,有客悠悠卧北窗。

当代人才殊不乏,如君国士谅难双。

风流江左闻诸谢,耆旧襄阳忆老庞。

见说山斋新酿熟,瓦盆能共倒秋缸。

(0)

宿宁远县道中题田家二首·其一

门前柳树绿云屯,院里梨花白雪新。

满目春光谁占得,不应也复有来人。

(0)

赠别毛先辈

赤日黄尘遍九垓,故山无日不兴怀。

西溪精舍君归看,书带春深绿绕斋。

(0)

送管教谕之官遂昌

闻说遂昌县,青山绕郭多。

民居时间树,学舍只依坡。

春雨香芹藻,秋风冷薜萝。

遥知讲经暇,高兴托弦歌。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