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口弥陀未饭前,西方境界每依然。
何须更学王文度,那处元非极乐天。
万口弥陀未饭前,西方境界每依然。
何须更学王文度,那处元非极乐天。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佛教极乐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万口弥陀未饭前",描绘了僧侣们在用餐前诵念佛号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西方境界每依然",则强调了极乐世界作为永恒不变的理想之地的形象。接下来的两句诗,诗人以反问的方式,指出无需刻意追求极乐世界,因为现实生活中处处皆是极乐,暗含了对当下生活价值的肯定和对超脱世俗的智慧理解。整体而言,这首诗富有哲理,既体现了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又蕴含了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记瑶台、绣襦甲帐,阿侬十载曾住。
檀槽一曲当筵醉,别遇散花天女。情淡泞。
偏絮絮星星、向我深深诉。莲心太苦。
怕如水年华,傲人心性,无地可安附。
聪明错,解虑落花风雨。酒阑别样酸楚。
广平那是心如铁,也拟梅花一赋。还自语。
看禅榻茶烟,未称迎桃渡。离愁万缕。
正清晓江潭,淡云笼月,黯黯碧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