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院安禅处,经年锡一临。
欲辞溪涧水,去听海潮音。
白发怜师老,青山怅别深。
空门本无我,那有去来心。
旧院安禅处,经年锡一临。
欲辞溪涧水,去听海潮音。
白发怜师老,青山怅别深。
空门本无我,那有去来心。
这首诗是清代僧人释敬安所作的《将之南海赋别》,表达了诗人即将前往南海修行时的离别之情和对佛法的感悟。首句“旧院安禅处”描绘了诗人过去在静修的旧院中生活的情景,而“经年锡一临”则暗示了长时间的修行与偶尔的赐教。接下来,“欲辞溪涧水,去听海潮音”表达了诗人告别宁静的山间生活,决心投身广阔佛海的决心。
“白发怜师老”一句,诗人感慨岁月无情,自己和师长都已年迈,流露出对师长的敬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青山怅别深”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愁绪,青山见证了他们的修行岁月,如今却要与之分别,心中充满惆怅。
最后两句“空门本无我,那有去来心”揭示了佛教的无我观,诗人认为在空门之中,不应执着于去留,一切皆是过客,心无所住。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领悟,也是对读者的劝诫,体现出诗人超脱物外的禅意境界。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禅意浓厚,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绿草展青裀,樾影连春树。
茅屋八九家,农器六七具。
主人有好怀,搴衣留我住。
春酒新泼醅,香美连糟滤。
一醉卧花阴,明朝送君去。
醉卧夜将半,土底闻鸡啼。
惊骇问主人,为我剖荒迷。
武汤东伐韦,固君含悲凄。
神夺悔悟魄,幻化为石鸡。
形骸仅盈寸,咿喔若啁蜺。
吾村耕耘叟,多获于锄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