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昭德皇后挽歌词》
《昭德皇后挽歌词》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仙去逍遥境,诗留窈窕章。

春归金屋少,夜入寿宫长。

凤引曾辞辇,蚕休昔采桑。

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

(0)
注释
仙去:指诗人去世。
逍遥境:自由自在的境界。
窈窕章:优美的诗篇。
春归金屋少:春天的美景在金屋中变得稀少。
夜入寿宫长:夜晚在长寿的皇宫中显得格外漫长。
凤引:凤凰引路,象征皇后的尊贵。
辞辇:皇后下车,表示不与君王同乘。
蚕休昔采桑:蚕停止采桑,暗示生活的改变。
阴灵:指逝者的灵魂。
何处感:在何处产生感应。
沙麓月无光:沙丘上的月光暗淡,象征哀悼或失去光辉。
翻译
诗人离世后留下美妙的诗篇,
春天不再常在金色屋檐下,夜晚却长久地沉浸在长寿的宫殿中。
凤凰曾经离开过华丽的马车,蚕也停止了昔日的采桑生活。
神秘的力量在哪里显现,沙丘上的月光失去了光芒。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仙去之人的境界与现世对其诗篇的怀念。"仙去逍遥境,诗留窈窕章"表达了仙人离开尘世,达到超脱俗世的境界,而其遗下的诗作却仍然蕴含深意,给后人留下了美好的传承。

接下来两句"春归金屋少,夜入寿宫长"则是用皇家贵族的生活来比喻仙人的生活,表达了仙境中时间流逝与现世不同的感受。"春归金屋少"暗示在仙界,即使是春天的光临,也是短暂的享受;而"夜入寿宫长"则说明在那里,即便是在夜晚进入壽宮,时间也变得漫长起来。

"凤引曾辞辇,蚕休昔采桑"此两句通过古代神话中凤凰不屑与凡鸟同栖,以及蚕丝生产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仙人超脱尘世,不再受世俗羁绊的情怀。

最后两句"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则是说在某个幽暗神秘的地方,可能是仙界,连鬼魂都能感受到那种境界的震撼,而现世间的明月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仙界与人间的不同,更隐喻着仙界的超然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仙界与尘世,表达了对仙境无限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逝去英灵的深切怀念和赞美。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哭秘书包大监

哲人卧病日,贱子泣玉年。

常恐宝镜破,明月难再圆。

文字未改素,声容忽归玄。

始知知音稀,千载一绝弦。

旧馆有遗琴,清风那复传。

(0)

送魏端公入朝

东洛尚淹玩,西京足芳妍。

大宾威仪肃,上客冠剑鲜。

岂惟空恋阙,亦以将朝天。

局促尘末吏,幽老病中弦。

徒怀青云价,忽至白发年。

何当补风教,为荐三百篇。

(0)

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

一雨百泉涨,南潭夜来深。

分明碧沙底,写出青天心。

远客洞庭至,因兹涤烦襟。

既登飞云舫,愿奏清风琴。

高岸立旗戟,潜蛟失浮沈。

威棱护斯浸,魍魉逃所侵。

山态变初霁,水声流新音。

耳目极眺听,潺湲与嵚岑。

谁言柳太守,空有白蘋吟。

(0)

立德新居·其五

崎岖有悬步,委曲饶荒寻。

远树足良木,疏巢无争禽。

素魄衔夕岸,绿水生晓浔。

空旷伊洛视,髣髴潇湘心。

何必尚远异,忧劳满行襟。

(0)

大隐坊.章仇将军良弃功守贫

饮君江海心,讵能辨浅深。

挹君山岳德,谁能齐嵚岑。

东海精为月,西岳气凝金。

进则万景昼,退则群物阴。

我欲荐此言,天门峻沈沈。

风飙亦感激,为我飕飗吟。

(0)

宫词百首·其六十六

内宴初开锦绣攒,教坊齐奏万年欢。

箫韶响亮春云合,日照尧阶舞瑞鸾。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