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今何日,旧也曾尾,东风鹓鹭。
回首念,家山桃李,归去来兮闻早赋。
梦境里、尽何妨疏散,时趁莺晴信步。
是则是、清闲自好,一点心犹怀古。
记得平世痴儿女。自灯宵、游了三五。
还次第、湖边去也,寒食清明炊未住。
是处处、是丹青图画,随意狂歌醉舞。
奈蓦被、烟花浪手,一掷残阳孤注。
须信乐极悲来,谁道是、曾歌琼树。
夕阳亭遗涴,翻得江涛似许。忍望著、□天津路。
最是鹃啼苦。算世事、消把春看,还有落花飞絮。
问今何日,旧也曾尾,东风鹓鹭。
回首念,家山桃李,归去来兮闻早赋。
梦境里、尽何妨疏散,时趁莺晴信步。
是则是、清闲自好,一点心犹怀古。
记得平世痴儿女。自灯宵、游了三五。
还次第、湖边去也,寒食清明炊未住。
是处处、是丹青图画,随意狂歌醉舞。
奈蓦被、烟花浪手,一掷残阳孤注。
须信乐极悲来,谁道是、曾歌琼树。
夕阳亭遗涴,翻得江涛似许。忍望著、□天津路。
最是鹃啼苦。算世事、消把春看,还有落花飞絮。
这首宋词《宝鼎现·其二》四时怀古春词,陈著所作,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开篇“问今何日,旧也曾尾,东风鹓鹭”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如梦。接着,“回首念,家山桃李,归去来兮闻早赋”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梦境里、尽何妨疏散,时趁莺晴信步”流露出诗人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而“清闲自好,一点心犹怀古”则体现了他对历史和传统的深深怀念。接下来,词人回忆起往昔元宵节的热闹,湖边游赏,寒食清明的风俗,这些都成为美好的记忆。
然而,词意转折,“奈蓦被、烟花浪手,一掷残阳孤注”揭示了世事无常,繁华易逝,如同夕阳西下,孤注一掷。词人感叹“乐极悲来”,暗示人生的欢乐与悲伤总是相伴相随。最后,“夕阳亭遗涴,翻得江涛似许”描绘了凄凉的景色,而“忍望著、□天津路。最是鹃啼苦”则借杜鹃啼声表达哀愁,感叹人生如梦,春光易逝,落花飞絮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沉的人生哲思。
闲园多芳草,春夏香靡靡。
深树足佳禽,旦暮鸣不已。
院门闭松竹,庭径穿兰芷。
爱彼池上桥,独来聊徙倚。
鱼依藻长乐,鸥见人暂起。
有时舟随风,尽日莲照水。
谁知郡府内,景物闲如此。
始悟諠静缘,何尝系远迩。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馀茎。
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阑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稍稍有馀清。
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
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
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
朝谒久停收剑佩,宴游渐罢废壶觞。
世间无用残年处,祗合逍遥坐道场。
每看阙下丹青树,不忘天边锦绣林。
西掖垣中今日眼,南宾楼上去年心。
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人情有浅深。
最忆东坡红烂熳,野桃山杏水林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