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中泷水郡,道是古蛮城。
篁竹深犹避,薪蒸搉未平。
笋菹供客食,花布襁儿耕。
野酌烟岚里,邮签问去程。
望中泷水郡,道是古蛮城。
篁竹深犹避,薪蒸搉未平。
笋菹供客食,花布襁儿耕。
野酌烟岚里,邮签问去程。
此诗描绘了南江口至水瓜营一段旅程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首句“望中泷水郡,道是古蛮城”点出地点,暗示了诗人对这片古老土地的初印象,既有山水之美,又带有一丝历史的沧桑感。
接着,“篁竹深犹避,薪蒸搉未平”两句,通过描绘竹林深处的幽静与柴火未完全烧尽的状态,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原始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远离尘嚣的自然之中。
“笋菹供客食,花布襁儿耕”则转向生活场景,通过“笋菹”这一地方特色食物和“花布襁儿耕”的画面,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自然馈赠的利用,也有农耕文化的体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情味。
最后,“野酌烟岚里,邮签问去程”以“野酌”描绘了在山岚间的随意饮酒,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邮签问去程”则以旅途中的小插曲,表达了对行程的关注与期待,整个画面既宁静又充满探索的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旅途中的美丽风景,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切感受和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关注,是一幅生动的旅途画卷。
岭上寒梅自看栽,山斜一半似屏开。
春寒点点枝头雨,为有东流水过来。
六龙衔火烧寰宇,魏王冰井如汤煮。
松枝桂叶凝若痴,喘杀溪头啸风虎。
北溟镕却万丈冰,千斤冻鼠忙如蒸。
我闻胡土长飞雪,此时日晒地皮裂。
仙芝瑶草不敢茁,湘川竹焦琅玕折。
西郊云好雨不垂,堆青叠碧徒尔为。
朝驱下越坂,夕饮当吴门。
停车访古迹,霭霭林烟昏。
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
星临斗牛卷,气与东南吞。
九折排怒涛,壮哉天地根。
落日见海色,长风卷浮云。
山椒戴遗祠,兴废今犹存。
残香吊木客,倒树哀清猿。
我来久沉抱,重此英烈魂。
嗟吁属镂锋,冥尔国士冤。
峨峨姑苏台,榛棘晚露繁。
深居麋鹿游,此事谁能论。
因之毛发竖,落叶秋纷纷。
次公治颍川,仁政被一方。
神物不藏瑞,兹焉集凤皇。
在昔奏箫韶,舜庭来跄跄。
西伯有至化,亦见鸣岐阳。
仲尼岂无德,已矣空悲伤。
夫何刀笔吏,而能致殊祥。
我来过荒陂,烟草但苍苍。
缅怀汉循吏,史笔恐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