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驱下越坂,夕饮当吴门。
停车访古迹,霭霭林烟昏。
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
星临斗牛卷,气与东南吞。
九折排怒涛,壮哉天地根。
落日见海色,长风卷浮云。
山椒戴遗祠,兴废今犹存。
残香吊木客,倒树哀清猿。
我来久沉抱,重此英烈魂。
嗟吁属镂锋,冥尔国士冤。
峨峨姑苏台,榛棘晚露繁。
深居麋鹿游,此事谁能论。
因之毛发竖,落叶秋纷纷。
朝驱下越坂,夕饮当吴门。
停车访古迹,霭霭林烟昏。
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
星临斗牛卷,气与东南吞。
九折排怒涛,壮哉天地根。
落日见海色,长风卷浮云。
山椒戴遗祠,兴废今犹存。
残香吊木客,倒树哀清猿。
我来久沉抱,重此英烈魂。
嗟吁属镂锋,冥尔国士冤。
峨峨姑苏台,榛棘晚露繁。
深居麋鹿游,此事谁能论。
因之毛发竖,落叶秋纷纷。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禹偁的《过零丁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古迹的追忆,表达了诗人怀念历史、哀叹时事的复杂情感。全诗语言雄浑,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人开篇即以“朝驱下越坂,夕饮当吴门”描绘出一幅行旅图,通过对时间的刻画,表现了急促的节奏和动荡的心情。接着,“停车访古迹,霭霭林烟昏”则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历史的踪迹,通过对古迹的追寻表达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用雄壮的笔触描绘了山脉如同游动的巨龙般威武雄浑,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紧接着,“星临斗牛卷,气与东南吞”则是通过对宇宙星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和大自 然力量的敬畏。
“九折排怒涛,壮哉天地根”在这里,“九折”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脉的曲折与险峻,而“壮哉天地根”则是对自然之伟大和坚不可摧力量的赞美。
下片“落日见海色,长风卷浮云”以落日和海面为背景,描绘出一幅苍茫巨大的画面,而“山椒戴遗祠,兴废今犹存”则是诗人通过对古代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沉思。
“残香吊木客,倒树哀清猿”中,“残香”和“倒树”都是历史沧桑的象征,而“哀清猿”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之声。紧接着,“我来久沉抱,重此英烈魂”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英烈事迹的怀念和尊崇。
最后,“嗟吁属镂锋,冥尔国士冤”、“峨峨姑苏台,榛棘晚露繁”则是对历史上忠良之士的哀悼,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全诗以“深居麋鹿游,此事谁能论”作结,通过隐逸自适的生活状态,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无奈的哲理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禹偁的高超艺术造诣,更是他深邃情感与丰富文化内涵的体现。
风淫气格初不意,往往腠脉流肠胃。
金匮一编亘古今,几人用之能起废。
痛恙切身知谒医,俗气痼人渠不知。
持筹侧肩蠹日力,锦鞲金弹随痴儿。
斯人斯疾可攻否,更恐良医望之走。
南窗解榻竹风清,请访轩中十全手。
昔人厌俗心,宁取无肉瘦。
平时眼为青,绿士须客右。
立节自修竦,适用兼庇覆。
君家所居堂,音响不待叩。
千沟荫百椽,一一渭川秀。
公今王元之,好尚如授受。
记楼赋此堂,异声同一咮。
心谋耳目适,所乐壹能副。
昔人言外意,泥一乃百漏。
拘拘六者间,见未脱科臼。
我此小盘礴,万境欻通透。
徐步寒玉琤,长谣灵籁奏。
主人信清绝,此君旧幽茂。
并策超俗勋,醉墨点衫袖。
昨暮浴上虞,今晨饭馀姚。
官期有馀日,我行得逍遥。
盘实剥芡芰,羹鱼荐兰椒。
一饱老人事,茗饮亦复聊。
扪腹每自愧,昔贤尚箪瓢。
僧垣栖翠微,金碧焕山椒。
龙泓甘可茹,塔铃如见招。
迟留本不恶,况复待晚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