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忧·其二》
《述忧·其二》全文
清 / 姚莹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天风作海涛,六合恣一吹。

巨浸淹北斗,何处著大地?

飘飘断梗流,溟涬将安致?

鸿蒙忽已远,莫问开辟意。

苒苒优昙花,业风偶飘坠。

一沾道傍污,素质委泥渍。

蹂躏何足道,惜此天人瑞。

达哉庄叟论,齐物以为志。

(0)
鉴赏

这首诗以广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以及道德观念的深刻思考。

首句“天风作海涛,六合恣一吹”描绘了狂风席卷天地,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控。接着,“巨浸淹北斗,何处著大地?”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浩瀚无垠,同时也隐喻了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飘飘断梗流,溟涬将安致?”中的“断梗”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暗示个体在命运的洪流中难以自主。而“溟涬将安致?”则表达了对生命归宿的迷茫与探寻。

“鸿蒙忽已远,莫问开辟意。”借用了“鸿蒙”这一古老概念,象征宇宙的起源与混沌状态,表达了对宇宙创世之谜的敬畏与无奈。接下来,“苒苒优昙花,业风偶飘坠。”通过描述优昙花的短暂与易逝,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一沾道傍污,素质委泥渍。”形象地描绘了美好事物遭受玷污的情景,暗含对社会不公与道德沦丧的批判。最后,“蹂躏何足道,惜此天人瑞。”表达了对高尚品德与纯洁心灵的珍视,即使它们在现实世界中受到践踏,也应被尊重与珍惜。

“达哉庄叟论,齐物以为志。”引用庄子的思想,主张万物平等,强调了对生命价值的普遍认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洞察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道德观念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与对高尚品质的颂扬。

作者介绍

姚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题汪君秀山高处

秀山高处我未到,想见斯人独啸歌。

静赏奇云临翠巘,醉吞朗月上银河。

异香染笔花间写,清影摇衣竹里过。

愧无健句凌空阔,奈此天边绝景何。

(0)

寄赵宾旸二首·其二

才疏意广道难行,深入穷山隐姓名。

自分一瓢终陋巷,谁知五马昔专城。

去年是处兴兵甲,此老无人问死生。

忽忆杜微今七十,寄声聊见不忘情。

(0)

读素问十六首·其八

方隅各有四,明堂朝八风。

圣人以治世,不受外邪攻。

方士祠太一,贵神分九宫。

祸福初不验,徒用欺盲聋。

(0)

涌金门城望五首·其四

曾向西湖醉写诗,衰年六十叹飙驰。

一毫无补承平世,万事俱非老死时。

三竺禅窗猿已化,八梅吟冢鹤应悲。

花秾月艳今如梦,卧听长桥笛夜吹。

(0)

旅闷十首·其一

病恐医难谢,贫惊籴愈昂。

未甘频饵药,只欲暂休粮。

暑殆无凉处,饥容有熟乡。

归欤谋藿食,不敢畏秋阳。

(0)

送昆山州教刘表侄

紫阳山下世婚姻,几度家因火后贫。

早是前修曾种德,政须后嗣更禔身。

秋霜白笔辞台掾,夜雨青灯管士人。

硕果元来真不食,未妨徐动蛰雷春。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