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汪君秀山高处》
《寄题汪君秀山高处》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秀山高处我未到,想见斯人独啸歌。

静赏奇云临翠巘,醉吞朗月上银河。

异香染笔花间写,清影摇衣竹里过。

愧无健句凌空阔,奈此天边绝景何。

(0)
翻译
我未曾登上秀美的山顶,想象那人独自吟啸歌唱。
静静地欣赏着奇云缭绕在青翠的山峰,沉醉于明亮的月光洒满银河之上。
异香飘逸,我在花丛中提笔书写,清影摇曳,我在竹林间走过。
遗憾的是我没有豪放的诗句能描绘这广阔的天空,面对这天边的绝美景色,我感到无奈。
注释
秀山:美丽的高山。
斯人:那个人。
独啸歌:独自吟唱。
静赏:静静欣赏。
奇云:奇特的云彩。
翠巘:青翠的山峰。
朗月:明亮的月亮。
银河:天上的银河。
异香:奇异的香气。
花间:花丛中。
清影:清冷的影子。
竹里:竹林中。
健句:豪放的诗句。
凌空阔:超越天空的广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汪君在秀山高处独自啸歌的向往。开篇“秀山高处我未到,想见斯人独啸歌”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于高远之地的憧憬,也透露出对友人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接着,“静赏奇云临翠巘,醉吞朗月上银河”两句中,"奇云"和"银河"都是诗人心灵所触及的自然景象,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秀山的壮丽,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静赏”和“醉吞”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忘我境界的欣赏态度。

第三句"异香染笔花间写,清影摇衣竹里过"则是通过对花香和竹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感受。这里的“异香”和“清影”都是诗人的主观体验,这些细腻的描述增添了诗歌的情趣。

最后两句"愧无健句凌空阔,奈此天边绝景何"表达了诗人面对秀山高处的绝美景色而感到词不达意、才力不足的遗憾。这里的“愧无”和“奈此”都是诗人内心真实感受的流露。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面对美好景色时的才情与境界之间的矛盾。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画堂春

天青染得一江青。烟波雪后逾明。

片帆冲破白云屏。荡漾鸥汀。

芳草茫茫天际,罗裙直接空冥。看黄成绿是愁凝。

春色难胜。

(0)

买陂塘.仲春六莹堂宴集

为听歌、满堂魂悄,吴音争奈清婉。

风流串戏多骚客,酒待曲终方劝。人气暖。

吹几阵、红香影向氍毹乱。莺长燕短。

任珠斗光低,玉壶声尽,犹未放金碗。

如泥后,惟有龙蛇出腕。裙裾都与书满。

千花万柳共驱使,生怕绮筵云散。君不见。

金粟老、神仙富贵从舒卷。沉冥未晚。

正细雨轻烟,似他人柳,眠起不胜软。

(0)

风流子.泊舟谯郡赠新安汪公言

桃花潭上水,深千尺、不抵似汪伦。

正留客西园,红灯翠幕,送余南浦,淡月微云。

依稀记,赏花敲画鼓,纠酒唤罗裙。

赠到葳蕤,休教锁恨,贻来螺墨,莫便磨人。

南谯繁华地,重经过一片,野渡斜曛。

剩下红桥旧巷,黄叶前村。

想千年李树,仙游已邈,三分吉利,霸业俱陈。

且自佯狂作达,何事消魂。

(0)

殢人娇.晚浴

几阵蝉嘶,趖了一枝花影。帘底下、井华冰冷。

绡裳乍解,更红酥寒凝。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顷。

浴罢凭阑,晚妆慵整。且消受、凉花绿茗。

盈盈皓月,渐低窥金井。又画就、深院夜香风景。

(0)

柳枝.人日过畹仙校书家三首·其一

几阵帘风漾雪肤,正春初。

小姑年小理清歈,怯氍毹。

浅道胜常钗胜转,红幡软。

笼中鹦鹉为谁呼,似留予。

(0)

更漏子四首·其二

月纤纤,梳齿齿,万缕千丝难理。

梳齿齿,月纤纤,春风吹鬓髯。

玳瑁簪,连环鬓,寄与相思一寸。

连环鬓,玳瑁簪,相思一寸心。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