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秩民彝不可磨,伤心蚁穴与蜂窠。
无端紫绶红尘里,犹说先朝第几科。
天秩民彝不可磨,伤心蚁穴与蜂窠。
无端紫绶红尘里,犹说先朝第几科。
这首诗名为《长生院作寿(其二)》,作者是元代诗人吴当。诗中表达了对社会等级制度的深刻观察和感慨。"天秩民彝不可磨"揭示了自然法则和社会秩序的稳固,暗示尽管人事更迭,但基本的社会结构和伦理规范难以改变。"伤心蚁穴与蜂窠"则以蚂蚁窝和蜂巢比喻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悲哀。
接下来的两句"无端紫绶红尘里,犹说先朝第几科",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官场中人追求功名利禄的讽刺。"紫绶"象征高官显爵,"红尘"暗指世俗纷扰,而他们还在谈论着前朝科举的排名,显得多么空洞和无聊。这句诗寓含了对官场风气的批判和对理想人格的呼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社会现实的冷峻面,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
听千街响竹,趁宵半、送神归。
正白马迎初,黄羊荐后,风漾灵旗。
琼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绿章迟。
知否天阍万里,九门虎豹环司。芳时。彩燕丝鸡。
中妇艳,少儿嬉。笑因热何人,踞觚凭我,媚奥奚为。
休辞岁盘草草,供梅花、聊当赠行词。
好问和羹心事,炊香到处春回。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五花马,雪踠骄春赤云胯。
前年来从冀北野,蹄不惊尘汗流赭。
将军见马筋骨奇,不惜千金买得之。
持缰使马或徐疾,马不能言意自知。
骑向边城频出战,背长鞍花肩着箭。
敌兵四合突重围,救出将军走如电。
将军归向马拜谢,汝龙驹,脱吾害。
刍如山,豆满仓,牧人守饲寒夜长。
帐下英贤筹画妙,曾劝将军勿轻躁。
智谋仁勇胜万人,破敌擒王献宗庙。
将军早依如此语,免致冒险几成虏。
感恩在马不在贤,但恐忠良气消沮。
养马能利将军身,养贤均利天下民。
若能养贤如养马,偃武脩文治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