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养蚕词》
《养蚕词》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

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

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檐前缲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ǎngcán
míng / gāo

dōngjiā西jiāláiwǎngqíngshēnchuāngfēngxiǎng

sānmiáncánshíduōtóusāngshùkōngzhī

xīnshǒuzhíkuāngtóushūyuèmáng

sānhòujīnniánhǎomǎnyúnjiǎnchéngzǎo

yánqiándiéchēzuòyòushìxiàshuìxiāngcuīsh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农村养蚕时节的景象。首句“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展现了农人们忙碌的间隙,邻里间少有往来,只有风雨声在寂静的深窗中回荡。接着,“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描述了蚕儿开始第三次蜕皮,食欲旺盛,而桑树上的叶子已被采光,只剩空枝。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刻画了妇女们辛勤劳动的画面,她们不分昼夜地照料蚕宝宝,连梳头的时间都没有,繁忙至极。接下来,“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则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三姑祭祀后的良好天气预示着蚕茧结得又多又好,像云朵般堆积。

最后两句“檐前缲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揭示了蚕丝生产的紧迫,缲车快速地将蚕茧变成丝线,同时暗示了夏税的催逼,加重了农民们的经济压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养蚕生活的艰辛与希望,反映了古代农村社会的生活实况。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题剡溪莹上人梅花小轴

孤舟清晓下溪滩,为访梅花不怕寒。

忽有一枝横竹外,醉中推起短篷看。

(0)

醉中信笔作四绝句既成惧观者不知野人本心也复作一绝·其三

今朝卖谷得青钱,自出街头买彘肩。

草火燎来香满屋,未容下箸已流涎。

(0)

蔬圃绝句七首·其二

百钱新买绿蓑衣,不羡黄金带十围。

枯柳坡头风雨急,凭谁画我荷锄归。

(0)

湖村月夕四首·其一

客路风尘化素衣,闲愁冉冉鬓成丝。

平生不负月明处,神女庙前闻竹枝。

(0)

梅花绝句十首·其八

探春岁岁在天涯,醉里题诗字半斜。

今日溪头还小饮,冷官不禁看梅花。

(0)

读史二首·其二

颜良文丑知何益,关羽张飞死可伤。

等是人间号骁将,太山宁比一毫芒。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