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巨镇宗岱宗,群山列侍臣妾同。
西南崛起一万仞,却立不屈如争雄。
何年天星下天宫,坠地化作青芙蓉。
外如刻削中空同,阆风玄圃遥相通。
我昔东游访青童,群仙招我游中峰。
悔不绝粒巢云松,失身误落尘网中。
如今可望不可到,舣舟空羡冥飞鸿。
神仙可学事亦晚,安用屑屑悲秋蓬。
吾闻峄阳有孤桐,凤皇鸣处朝阳红。
安得斲为宝琴献天子,为民解愠歌《南风》。
东方巨镇宗岱宗,群山列侍臣妾同。
西南崛起一万仞,却立不屈如争雄。
何年天星下天宫,坠地化作青芙蓉。
外如刻削中空同,阆风玄圃遥相通。
我昔东游访青童,群仙招我游中峰。
悔不绝粒巢云松,失身误落尘网中。
如今可望不可到,舣舟空羡冥飞鸿。
神仙可学事亦晚,安用屑屑悲秋蓬。
吾闻峄阳有孤桐,凤皇鸣处朝阳红。
安得斲为宝琴献天子,为民解愠歌《南风》。
此诗《望峄山》由元代诗人鲜于枢所作,描绘了对峄山的仰望与向往之情。开篇以“东方巨镇宗岱宗”起笔,将峄山置于宏大的自然景观之中,群山环伺,如同侍臣与臣妾,凸显其雄伟地位。接着,“西南崛起一万仞,却立不屈如争雄”,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峄山之高峻,仿佛与天地争雄,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品格。
“何年天星下天宫,坠地化作青芙蓉”,诗人想象峄山的形成,仿佛是天上的星辰陨落,化为一株青色的芙蓉,既神秘又美丽。接下来,“外如刻削中空同,阆风玄圃遥相通”,描述峄山的形状如同被精心雕琢,内外结构独特,仿佛与仙境相连,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
“我昔东游访青童,群仙招我游中峰”,诗人回忆自己曾经探访过峄山,与仙人一同游览,表达了对仙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悔不绝粒巢云松,失身误落尘网中”,诗人感叹未能在仙界生活,反而落入世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如今可望不可到,舣舟空羡冥飞鸿”,现在只能远望峄山,无法亲临其境,诗人的心中充满了遗憾和羡慕。最后,“神仙可学事亦晚,安用屑屑悲秋蓬”,诗人意识到追求仙道虽好,但时机已晚,不如珍惜眼前,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思考。
“吾闻峄阳有孤桐,凤皇鸣处朝阳红”,诗人提到峄山附近有一棵孤独的桐树,凤凰在此鸣叫,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接着,“安得斲为宝琴献天子,为民解愠歌《南风》”,诗人希望将这棵树制成宝琴,献给天子,为百姓解除忧愁,唱出《南风》之歌,表达了对和平与幸福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仙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反思,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