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雷鸣夏风鸣冬,秋来鸣者难为容。
露寒九月入床下,啾啾唧唧群相从。
十回归梦九回断,起坐积愤填心胸,吁嗟恨尔之秋蛩。
疾雷鸣夏风鸣冬,秋来鸣者难为容。
露寒九月入床下,啾啾唧唧群相从。
十回归梦九回断,起坐积愤填心胸,吁嗟恨尔之秋蛩。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秋宵七恨(其六)蛩》以疾雷和冬风的对比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季节的变换。"疾雷鸣夏风鸣冬"暗示了夏日雷声隆隆与冬日寒风吹过,形成鲜明的反差。接着,诗人聚焦秋天的主角——秋蛩,描述它们在秋季的凄凉境况:"秋来鸣者难为容",意味着秋天的鸣虫难以保持往常的活力。
"露寒九月入床下"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凉意,秋露已冷,秋蛩藏身于床下,发出啾啾唧唧的声音,显得孤独而哀怨。接下来,诗人通过"十回归梦九回断"表达对过去的回忆频繁被打断,内心充满积愤,"起坐积愤填心胸"直接抒发了内心的不平和愁苦。
最后,诗人以一声"吁嗟恨尔之秋蛩"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秋蛩的同情,同时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秋虫的怜悯之中,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