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素问十六首·其八》
《读素问十六首·其八》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方隅各有四,明堂朝八风。

圣人以治世,不受外邪攻。

方士祠太一,贵神分九宫。

祸福初不验,徒用欺盲聋。

(0)
翻译
四方各有其特定方位,明堂则面向八面来风。
圣人以此法则治理天下,不被外界的邪说所侵扰。
方士祭祀太一神,尊崇的神祇分别掌管九宫方位。
灾祸与福祉最初并无定论,只是空洞无物的欺骗,只能愚弄瞎子和聋哑人。
注释
方隅:四方的角落或方位。
明堂:古代的一种重要建筑,用于祭祀和集会。
八风:指东、南、西、北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的风。
治世:太平盛世,社会秩序良好。
外邪:指来自外部的错误观念或不良影响。
方士:古代术士,常指修炼仙丹或通晓神秘学问的人。
太一:古代神话中的至上神祇,象征宇宙的统一力量。
九宫:古代星象学或道教中的一个概念,象征天上的九个区域。
祸福:灾祸与幸福。
验:验证,证明。
欺:欺骗。
盲聋:比喻无知或愚昧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读素问十六首·其八》。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古喻今、抒发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诗歌。

“方隅各有四,明堂朝八风。”这里的“方隅”指的是宇宙四极,“明堂”则象征中央之宫,即帝王所居之处。“朝八风”可能暗示着八方来朝,形容天子受到四海宾客的朝拜。诗人通过这一开篇之句,营造出一种宏大、庄严的氛围。

“圣人以治世,不受外邪攻。”“圣人”指的是古代的贤君或理想中的统治者。“治世”意味着用智慧和德行来管理世界,而“不受外邪攻”则表明圣人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拒绝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这两句强调了理想领袖的品质和能力。

“方士祠太一,贵神分九宫。”这里的“方士”可能指的是道士或方术之人。“祠太一”是指祭祀宇宙之主,即太一尊者,“贵神分九宫”则表明这些方士尊崇高贵的神灵,并将其分布在九个不同的宫殿中。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示了当时道教信仰和宇宙观的一角。

“祸福初不验,徒用欺盲聋。”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无奈和悲观。“祸福”指的是灾难与幸福,“初不验”意味着在一开始就无法预测或验证哪些行为会带来祸患或福泽。“徒用欺盲聋”则是说人们往往使用欺骗之术去迷惑那些愚昧无知的人。诗人通过这些词句,传达了对人世间善恶报应不明显的感慨,以及对那些利用迷信手段蒙蔽民众行为的批判。

总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宇宙观、政治哲学和个人情感,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老母自八月末失调至于十二月逾一时六日始离床褥扶枝引步负暄弄孙于檐下若春木向荣朝暾屏翳前十月廿八日为诞辰汤药之中惟焚香告天不得备礼是日乃取卮酒拜献团圞相保得遂母子姑妇之欢因志以诗

萧萧雪鬓病馀深,半倚蓬笼尚拥衾。

教子挥金酬国手,抱孙低语调乡音。

恐惊旧日回明镜,喜是今朝捧御簪。

重觅斑衣补春酒,长笺题遍鹤飞吟。

(0)

赠柴云倩·其四

名园藏屋里,下阁又登台。

有此幽栖地,何妨暂一回。

终军非赋客,贾谊亦凡才。

之子揣摩就,芳名贯耳雷。

(0)

署中怀人十绝·其十山人赵文度左华亭人小笔之美擅乎东南

我来粉本满溪山,君住天都几日还。

他日相逢应大笑,笑人云雾说荆关。

(0)

天河

天河下看匡瀑垂,桑蛾蚕口一丝飞。

昨宵杀虱三十个,亦报将军破月支。

(0)

右军修禊图二鹅浴于溪

兰亭修禊只须臾,也抱双鹅洛浅渠。

校计吾侪淹酒肉,教鹅不啄一虾鱼。

(0)

东方曼倩偷桃图

摘桃不自食,持以献寿筵。

去海三千里,犹带云霞鲜。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