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车马道,高槐结浮阴。
下有名利人,一人千万心。
黄鹄多远势,沧溟无近浔。
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
菱唱忽生听,芸书回望深。
清风散言笑,馀花缀衣襟。
独恨鱼鸟别,一飞将一沈。
长安车马道,高槐结浮阴。
下有名利人,一人千万心。
黄鹄多远势,沧溟无近浔。
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
菱唱忽生听,芸书回望深。
清风散言笑,馀花缀衣襟。
独恨鱼鸟别,一飞将一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长安城中对远去亲友的思念之情。开篇“长安车马道,高槐结浮阴”将读者带入一个繁华而又略显萧索的都市景象,其中“高槐结浮阴”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写实,更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孤独。
接着,“下有名利人,一人千万心”揭示了社会上人们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和追逐,每个人都怀揣着千万种心思,暗示了一种世态炎凉。然而诗人的视线却超越尘嚣,“黄鹄多远势,沧溟无近浔”展现了他对遥远天际和广阔水面的向往,那里没有尘世的纷争,只有心灵的澄明。
“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中的“怡怡静退姿”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气质,而“泠泠思归吟”则透露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归乡情怀。随后,“菱唱忽生听,芸书回望深”中的“菱唱”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声,“芸书”则象征着诗人对往昔交游的珍视与怀念。
“清风散言笑,馀花缀衣襟”中的“清风”和“言笑”让人感受到一种淡雅脱俗的情趣,而“馀花”、“衣襟”则是诗人在自然中寻得的美好,似乎也象征着他对生活细微之处的珍惜。
最后,“独恨鱼鸟别,一飞将一沈”表达了诗人面对朋友分别时的孤独与哀伤。就如同鱼鸟难以长久相伴,人的聚散亦是无常,诗人只能在心中留下这份难以排遣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越尘世功名,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
故道木阴浓,荒祠山影东。
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
客奠晓莎湿,马嘶秋庙空。
夜深池上歇,龙入古潭中。
鸣泉隔翠微,千里到柴扉。
地胜人无欲,林昏虎有威。
涧苔侵客屦,山雪入禅衣。
桂树芳阴在,还期岁晏归。
故园招隐客,应便笑无成。
谒帝逢移国,投文值用兵。
孤松怜鹤在,疏柳恶蝉鸣。
匹马迷归处,青云失曩情。
江头寒夜宿,垄上歉年耕。
冠盖新人物,渔樵旧弟兄。
易生唯白发,难立是浮名。
惆怅灞桥路,秋风谁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