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道木阴浓,荒祠山影东。
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
客奠晓莎湿,马嘶秋庙空。
夜深池上歇,龙入古潭中。
故道木阴浓,荒祠山影东。
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
客奠晓莎湿,马嘶秋庙空。
夜深池上歇,龙入古潭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萧瑟的山庙景象,充满了秋天的意境。"故道木阴浓"一句,以"故道"指代常走的路,这条路现在被浓密的树荫覆盖,给人一种荒凉古老之感。"荒祠山影东"则通过对废弃庙宇和远处山影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偏僻幽深的氛围。
接下来的"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萧瑟感。"杉松"指的是常青的松树,而"一庭雨"则是说整个庭院都被细雨湿润,既描绘了秋天多雨的气候,也加深了画面的静谧和冷清。"幡盖满堂风"中的"幡盖"可能指的是庙宇里的旗帜或其他装饰,这些装饰在秋风中飘扬,显得庙宇更加空旷。
"客奠晓莎湿,马嘶秋庙空"一句,则通过描写旅人留宿庙宇时所感受到的湿气,以及清晨马儿的嘶鸣声,来表达一种寂寞和荒凉。"夜深池上歇,龙入古潭中"则是在夜色浓重之际,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景象,龙进入古老的潭水之中,这或许是对传统文化中的神秘元素的一种致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庙宇氛围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秋天特有的景物和气候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萧瑟山林、古老庙宇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感慨。温庭筠在这里不仅仅是在形容一处自然风光,更是在探讨生命的孤寂与宇宙的永恒。
白头儒生良自苦,独抱陈编住环堵。
身历燕南遍齐鲁,摩挲漆经观石鼓。
上探商周过三五,矻矻穷年竟奚补,岣嵝山头祝融火,百王遗文弃如土。
马矢高于矍相圃,笺释虫鱼付榛莽。
寓言何必齐庄周,属辞何必通《春秋》。
一字不向人间留,乱离已矣吾无忧。
海于天地中,物不能比大。
阴阳浩出没,造物穷荒怪。
力足浮三山,势欲吞大块。
岂惟日月浴,兼疑鬼神会。
披经案《山海》,异族纷琐碎。
我时一徘徊,足蹑二仪隘。
焉知贾客辈,入海如入阓。
风昏白波驶,雨惨黑洋迈。
批石嗔火发,齧指愁舟坏。
飞鱼集樯柂,翅尾错珍贝。
初疑燕雀翻,复骇蝗螟坠。
非类感所稀,枯腊拾海外。
三韩雨雾洗,百岛风烟带。
参差插双翰,欹侧张两旆。
形模小鲜具,意气鹏鹤类。
祗惭海若笑,狭小矜此辈。
我复嗤海若,万汇同一态。
神灵数巨鱼,鲲鲸鳅鳄魪。
智屈云雨能,肉大何足脍。
龙门万鱼跃,此翼吾所快。
漏板敲愁寒夜永,璧月流辉洞房静。
香锁鸳鸯生微尘,阿姬抱恨娇眉颦。
褰裳起唱相思曲,秋叶满家霜簌簌,含啼背影吹残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