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越僧岳云二首·其二》
《赠越僧岳云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兰亭旧都讲,今日意如何。

有树关深院,无尘到浅莎。

僧居随处好,人事出门多。

不及新春雁,年年镜水波。

(0)
注释
兰亭:古代名胜地,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书写之处。
意:心情,心境。
深院:封闭而幽深的庭院。
浅莎:浅色的莎草,形容环境清幽。
僧居:僧人的住所,指寺庙。
人事:人间世事,社会交往。
新春雁:春天归来的雁群。
镜水波:平静如镜的水面,象征宁静与永恒。
翻译
在兰亭旧地,今日的心情如何呢?
庭院深深,树木环绕,尘埃不染浅莎之地。
僧人的居所不论何处都适宜,但人世间的事物繁多复杂。
比不上每年春天的大雁,它们年复一年映照在平静如镜的水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幽静寺院生活的诗,通过对兰亭旧都的讲述和今日意境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开篇“兰亭旧都讲,今日意如何”便设定了一种遐想历史、追忆古人的情怀,同时也是一种对当下心境的自我询问。

“有树关深院,无尘到浅莎。”这里通过对寺院环境的描绘,突出了一个宁静无尘的空间特征。“有树”暗示着自然与寺院的和谐共生,而“关深院”则强调了寺院的幽深与封闭性。"无尘到浅莎"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浅莎"即草木丛生的地面,这里的"无尘"不仅形容环境的清洁,更寓意着心灵的澄明。

“僧居随处好,人事出门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侣生活的赞赏与理解。"僧居随处好"意味着僧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内心的宁静,而"人事出门多"则是对外界纷扰繁杂的人世间的一种批评,暗示了诗人对于尘世生活的超然与疏离。

“不及新春雁,年年镜水波。”最后两句通过对比新春时节飞来的大雁与寺院中的静止镜面和水波,表达了一种超脱时光变化的宁静感受。"不及新春雁"可能是因为寺院中没有那些象征着信息传递的大雁,更添了一份孤寂与幽深。而"年年镜水波"则形容了时间在宁静环境中的流逝,"镜水"喻指心灵的清澈,而"波"则是对时间流动的生动描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亭旧都寺院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对僧侣生活的一种赞美。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妃閤春帖子·其四

剪綵平明出艺房,长生殿里百花芳。

书衔燕子青春早,剑拂仙衣白日长。

(0)

馆中同舍城西小饮

信马斗城西,芳郊春渐熙。

早烟销禁树,初溜入天池。

桃作新正脸,梅留故腊枝。

瓮香浮蚁日,村翳浴蚕时。

聊把今朝臂,同伸即席眉。

徘徊惜归驭,风晚水生漪。

(0)

送谭寺丞守郁平

金契为州复侍亲,却从湖际访仙村。

花垂晚席倾家酿,柳拂春车过里门。

关内已誇新组去,浦中仍见旧珠存。

名园日涉庭无讼,丝管时时荐寿樽。

(0)

和曼卿馆中夜直

右银台路逼仙盘,有客通中此宿官。

钧奏暗惊天上近,霞杯难制月边寒。

风来禁树龙传点,露下高梧凤戢翰。

更听建章鱼钥动,水苍朝佩响珊珊。

(0)

华阳道士朱尊师

阆苑花边醉,知君是谪仙。

姓名金简上,官职玉台前。

碧海三奇药,青梯尺五天。

祇愁腾踏去,相望隔芝田。

(0)

和人山居

翠柏荫山庄,岩扃四序凉。

歌攀牛角远,啸引凤音长。

夕膳烹葵熟,春杯切桂香。

列侯生计在,千户橘含霜。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