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其一》
《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老罢子卿还属国,功成定远恨阳关。

漂流岂必风波际,颠沛何妨枕席间。

伏腊便应随俚俗,室庐闻似胜家山。

因缘宿世非今日,赖有阴功许旋还。

(0)
翻译
年迈的苏武终于回归祖国,功成名就却仍遗憾未能留在阳关。
漂泊不定并非总在风浪中,困顿艰难也能在枕席间度过。
逢年过节就顺应当地习俗,即使身处异乡的居所也胜过家乡的山川。
前世因缘并非今日才开始,幸好还有善行积累,期待不久能返回故乡。
注释
老罢:年迈。
子卿:苏武的字。
阳关:古代边关,此处代指故乡。
漂流:漂泊。
颠沛:困顿流离。
伏腊:古代的两种节日,伏日和腊日。
俚俗:民间习俗。
室庐:居所。
家山:家乡的山水。
宿世:前世。
阴功:暗中积累的好事或善行。
旋还:很快返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其一)》。诗人以子卿自比,表达了对功成名就后的归乡之情。"老罢子卿还属国"暗指自己年事已高,希望能像汉代的苏武那样结束流离生活,回归故土。"功成定远恨阳关"表达了对边关的怀念,以及对即将离开的边疆生活的感慨。

"漂流岂必风波际,颠沛何妨枕席间",诗人认为即使人生经历波折,也不妨在内心安宁中度过,显示出豁达的人生态度。"伏腊便应随俚俗,室庐闻似胜家山",他期待在新居中过上简朴的民间生活,觉得这样的环境甚至超过了家乡的山水。

最后两句"因缘宿世非今日,赖有阴功许旋还",诗人感慨过去的缘分和命运并非今日所有,但庆幸自己仍有善行积累,预示着未来有可能返回故乡。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苏辙的人生哲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临海庙醮坛路棚联

此去便登欢喜地;当前试问过来人。

(0)

集争坐位帖字联

业高乎众意岂满;泽及于人功不虚。

(0)

澧县劝学所联

天知地知,但说不恤人言,亦已晚矣;

公益私益,务须划清界线,庶几近之。

(0)

盛京文溯阁春联

天作溯前光,玉券十华征锡极;

人文观大备,瑶签四照见逢原。

(0)

月夜读春秋四传未浃其旨就枕忽闻琴声起坐作诗和无为叔

万籁何萧条,孤音静中起。

冥心参往哲,未觉风入耳。

地白悟庭月,疏弦为谁理。

高堂如空山,默然对图史。

深卧观物情,澹漠识太始。

声稀群动息,众妙集弹指。

挑灯坐沉吟,夜尽籁未止。

(0)

云栖六咏·其二回耀峰

初旸回山光,曰落山隐隐。

山光自无明,亦无无明尽。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