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水日夜下,下与章水期。
我行二水间,无日不尔思。
飘若越鸟北,心常在南枝。
又如岐首蛇,南北两欲驰。
逝者日已远,百忧讵能追。
生存苦乖隔,邂逅亦何时。
女子归有道,善怀见于诗。
庶云留汝车,慰我堂上慈。
贡水日夜下,下与章水期。
我行二水间,无日不尔思。
飘若越鸟北,心常在南枝。
又如岐首蛇,南北两欲驰。
逝者日已远,百忧讵能追。
生存苦乖隔,邂逅亦何时。
女子归有道,善怀见于诗。
庶云留汝车,慰我堂上慈。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朋友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贡水日夜下"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情境,贡水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承载着诗人对远方的思念。接下来的"我行二水间,无日不尔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每当踏足这片水域,便不自觉地想起那边的人。
"飘若越鸟北,心常在南枝"则用鲜明的比喻手法,将自己的心境比作飞鸟,强调内心深处对远方的眷恋。紧接着的"又如岐首蛇,南北两欲驰"更增添了一份迫切的情感,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想要穿梭于南北之间,以慰思念之情。
然而,时间流逝难以追回,"逝者日已远,百忧讵能追"一句透露出一种无力回天的哀愁。诗人意识到生与存之间的隔阂,以及渴望相见但又似乎遥不可及的痛苦。
最后两句"女子归有道,善怀见于诗"则转向了对女性角色的思考,似乎在暗示或是期待着某种形式的回归或消息。而"庶云留汝车,慰我堂上慈"则是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关切,以及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是一篇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佳作。
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
玉女千馀人,相随在云空。
见我传秘诀,精诚与天通。
何意到陵阳,游目送飞鸿。
天子昔避狄,与君亦乘骢。
拥兵五陵下,长策遏胡戎。
时泰解绣衣,脱身若飞蓬。
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
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
黄山过石柱,巘崿上攒丛。
因巢翠玉树,忽见浮丘公。
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
朗咏紫霞篇,请开蕊珠宫。
步纲绕碧落,倚树招青童。
何日可携手,遗形入无穷。
汉帝长杨苑,誇胡羽猎归。
子云叨侍从,献赋有光辉。
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
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飞。
见说金台客,相逢秪论诗。
坐来残暑退,吟许野僧知。
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
身闲偏好古,句冷不求奇。
晦迹全无累,安贫自得宜。
同人终念我,莲社有归期。
吴门向西流水长,水长柳暗烟茫茫。
行人送客各惆怅,话离叙别倾清觞。
吟丝竹,鸣笙簧,酒酣性逸歌猖狂。
行人告我挂帆去,此去何时返故乡。
殷勤振衣两相嘱,世事近来还浅促。
愿君看取吴门山,带雪经春依旧绿。
行人行处求知亲,送君去去徒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