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落淮水,刘郎浦对伍洲。
越沼吴湖安在,月明人唱湖州。
石头城落淮水,刘郎浦对伍洲。
越沼吴湖安在,月明人唱湖州。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渔歌效陈自堂作》。诗中描绘了石头城与淮水、刘郎浦与伍洲的景象,以及月夜下人们在湖州歌唱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自然美景的感慨。
首句“石头城落淮水”,以石头城与淮水的交汇点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历史与自然融合的画面。石头城,是古代军事要塞,见证了无数的历史风云;淮水,则是连接南北的重要水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故事。这一句通过“落”字,既描绘了地理上的位置关系,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接着,“刘郎浦对伍洲”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目光聚焦于更具体的地点——刘郎浦与伍洲。刘郎浦与伍洲,都是历史上的地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不仅描绘了地理景观,也暗示了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痕迹,激发读者对于过往岁月的遐想。
“越沼吴湖安在”一句,将视角从具体地点转向更广阔的历史空间,提到了越沼与吴湖,这两个地名分别与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有关。通过“安在”一词,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引出了下一句关于月夜与歌声的描绘。
“月明人唱湖州”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场景。月光洒满大地,人们在湖州的某个地方轻声歌唱。这一句不仅渲染了月夜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语言上,诗人巧妙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使得诗句既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意味,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木老性倔强,朔风怒明威。
初更即合战,已乃声鼓鼙。
大块信难测,三鼓气不衰。
我屋山僧居,破陋久不治。
会当晴明日,仰见河汉移。
微风鼓櫜籥,虚空同奔驰。
夜无芙蓉人,慌惚疑褰帷。
平明满书斋,败叶方纷披。
孰为呼吸者,作此怒张为。
天寒不成雪,恐坐强风师。
扑尘整书架,粪挶不可迟。
人非陈仲举,用舍亦有宜。
层崖压西城,半空矗孤峭。
何人结斯宇,想见胸次妙。
丛林开蒙密,江山得枢要。
拂拂幽草香,啧啧群鸟叫。
我作谢公屐,来学阮生啸。
披襟待凉吹,停杯延落照。
永嗟区中人,嗜欲昏九窍。
谁赋招隐辞,此病政难疗。
我亦裹青衫,俛首入选调。
平昔志万里,自省成大笑。
才术幸无取,曷不返耕钓。
雄飞或有时,一拜蒲车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