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èngtóngdēnglíng
táng / bái

bànyuèyōuyōuzài广guǎnglínglóutóngdēng

gòngliánjīnyóukānzàishàngdàolíngjiǔcéng

注释
半月:指半个多月的时间。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悠闲或飘荡的样子。
广陵: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何楼何塔:哪些楼哪些塔。
同登:一同攀登。
共怜:共同感叹或怜惜。
筋力:体力,肌肉的力量。
犹堪在:仍然能够承受,意指体力尚好。
上到:登上。
栖灵:指栖灵寺,古代扬州的一座著名寺庙。
第九层:寺庙的最高层。
翻译
半个月来我在广陵游荡,哪座楼哪座塔没有登过。
大家都感叹我的体力还好,能登上栖灵寺的第九层。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与梦得同登栖灵塔》。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望远的喜悦心情,以及对身处高处所感受的景色之美好。

"半月悠悠在广陵" 这句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半个明月悬挂在广陵(今江苏扬州)上空,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里的“半月”可能指的是夜晚的时分,或许是白天里阳光透过云层照耀下来的柔和光芒。

"何楼何塔不同登" 这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探索不同高台或古塔的好奇心态。这里的“何”字用法给人一种悠然自得、随遇而安的情怀,似乎在暗示无论是哪座楼阁还是哪一座塔,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诗人去体验和探索。

"共怜筋力犹堪在" 这句话则透露了登高的辛劳,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仍然能够坚持到最后的身体状况的感慨。这里的“共怜”是指与友人共同感受到的体力不支,显示出一份对友情的珍视。

"上到栖灵第九层" 这句则是诗人的自豪和满足之情的展现。能够攀登至高处的“第九层”,象征着诗人精神上的追求,也许是对知识、智慧或艺术境界的一种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共同攀登古塔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十想诗十首·其九银鱼

银鱼笠泽生,小白无乃是。

季鹰思莼鲈,此味未应弃。

(0)

十想诗十首·其六杨梅

五月熟杨梅,匀圆如火齐。

说似西江人,口角流清泚。

(0)

庚辰赴谪金陵过三山同年舒国裳刘实夫廖师贤郭澄卿邀饮即席联句时正月念五日·其一

同年三百道相如,天地生人又一初。

闽水有情春送棹,塞鸿无恙夜来书。

诗成綵笔云连扫,红满胆瓶梅正舒。

赋罢远游谁与和,烟波渺渺正愁予。

(0)

横山写兴

寒泉漍漍石池深,竹屋松窗称野心。

三月青山花正好,一帘红日酒初斟。

(0)

送许伯诚侍御之江南

金门散吏著书成,乌府仙人揽辔行。

七国早时先报捷,三吴今日尚屯兵。

锦帆深驻芙蓉苑,紫盖高悬虎豹营。

久拟功名望公等,愿看风采慰苍生。

(0)

功德寺

忆昨宣皇帝,西方结胜缘。

庄严修佛土,功德施人天。

龙象山开辟,金银地接连。

伤心万岁后,陵谷尚依然。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