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摇月碎。一声破柝惊初睡。瑟瑟秋风欺薄醉。
断雁寒螀,催促人憔悴。遍将往事思量。
再安排几度浑无奈。谁道玉楼人不在。
夜夜寻侬,稳坐心儿内。
竹摇月碎。一声破柝惊初睡。瑟瑟秋风欺薄醉。
断雁寒螀,催促人憔悴。遍将往事思量。
再安排几度浑无奈。谁道玉楼人不在。
夜夜寻侬,稳坐心儿内。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醉落魄·秋夜》描绘了一幅秋夜寂静而凄凉的画面。"竹摇月碎"四字,以动衬静,写出了秋夜中竹叶随风摇曳,月光斑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氛围。"一声破柝惊初睡",破柝声打破宁静,暗示了夜已深沉,诗人被惊醒,流露出淡淡的孤独和无奈。
"瑟瑟秋风欺薄醉",秋风的寒冷与诗人的微醉形成对比,更显其心境的凄凉。"断雁寒螀"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孤雁哀鸣,寒蝉凄切,加深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愁绪。
"遍将往事思量",诗人开始沉浸在回忆中,试图寻找慰藉,但"再安排几度浑无奈",表明过去的美好时光已经无法重来,只能徒增无尽的遗憾。最后两句"谁道玉楼人不在,夜夜寻侬,稳坐心儿内",以想象中的玉楼人(可能指远方的爱人)在心中陪伴自己,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期待,尽管现实中无法相见,但那份情感却在夜晚的寂静中得以延续。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秋夜的孤寂与怀旧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枯桩一语错流传,碍塞平人万万千。
百杂碎时须跳出,莫教坐在法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