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秤子两头平,拈起应须见得明。
若向个中争分两,知渠错认定盘星。
无量秤子两头平,拈起应须见得明。
若向个中争分两,知渠错认定盘星。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泰所作的《颂古十二首》中的第三首。它以秤子为比喻,寓言深刻。"无量秤子两头平",形象地描绘了秤的平衡状态,暗示世间万物或道理本应公正平等。"拈起应须见得明",意味着要洞察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接下来的"若向个中争分两",批评了那些在细微差别上斤斤计较、迷失于纷争的人。最后以"知渠错认定盘星"作结,指出这些人如同认错了衡量标准,失去了判断事物真伪和价值的准则。整首诗寓教于乐,富有哲理,教导人们要有清晰的洞察力,不被表象所蒙蔽。
古槐僧,古槐僧,何处深居白云里。
禅心乍可拟虚空,世事都将等流水。
长年禁足不辞山,一日化衣曾入市。
闲分碧涧浸杨枝,戏采青松为麈尾。
窗间啼鸟寂不闻,掌上□珠聊渡尔。
尚嫌宿习除诗句,况肯劳生为妻子。
古槐僧,谁得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