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谷帘水》
《谷帘水》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

迢递康王谷,尘埃陆羽篇。

何当结茅屋,长在水帘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ánshuǐ
sòng / wángchēng

xiècóngqiānrènshízhújiǔjiāngchuán

tiáokāngwángchénāipiān

dāngjiémáochángzàishuǐliánqián

翻译
瀑布从千仞高的岩石倾泻而下,随着江流追逐九江的船只。
遥远的康王谷中,尘埃中仿佛有陆羽的茶经篇章。
何时能在这里建一座茅草屋,长久地坐落在水帘之前。
注释
千仞:形容极高,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七八尺。
九江:泛指长江及其支流,古时分九段,故称。
迢递:形容路途遥远,这里指山谷深邃。
康王谷: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个具体的地名,也可能象征隐逸之地。
陆羽篇:陆羽是唐朝著名的茶圣,这里可能指的是他的《茶经》。
茅屋:简陋的草屋,象征简朴的生活。
水帘:形容瀑布或流水如帘幕般悬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两句,形象地描述了水流自高而下,与顺流而下的舟船相随,给人一种自然万物皆可为我所用的超然之感。

"迢递康王谷,尘埃陆羽篇"中的“迢递”一词描写了山谷的曲折和深远,以及诗人心境的深邃。"康王谷"常作为隐逸之地的代名词,而"陆羽篇"则指的是唐代诗人陆游的诗作,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阅读前人的诗篇,感受着文化的洗礼和心灵的滋润。

最后两句“何当结茅屋,长在水帘前”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结茅屋"是指修建草屋,隐居自然之中;"水帘"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隔绝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山谷、流水、舟船以及书卷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追求。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一种共同情怀。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兴济与山阴沈雨川少尉

等是艰难历尽身,相逢歧路倍相亲。

何堪暑雨嗟行役,恰喜清风来故人。

鸿爪数残情易倦,马蹄经过迹皆陈。

殷勤却谢壶飧会,话到家山未了因。

(0)

青县二首·其一

闻说东堂堰,乾宁制未湮。

沙平半篙浅,潮落两堤真。

粳稻田多石,蛟鼍窟近人。

岂无何刺史,耕凿重忧民。

(0)

夜雨泊青县二首

一夜孤篷雨,新潮涨旧痕。

野航轻似叶,小县冷如村。

贴水编茅屋,沿堤抱柳根。

又随萍梗伴,暂过酒家门。

(0)

兴济

古县荒凉枕卫河,客舟泛泛此经过。

会川风景犹堪记,一带长堤绿柳多。

(0)

闻畿南得雨

盼雪侵为盼雨时,浓阴屡作泽徒迟。

奏章才隔三百里,春甸欣逢六寸滋。

不解对兹仍惄若,更希自彼遍膏之。

同云过午重铺厚,雨雪均佳伫待施。

(0)

青县堤上别方蕴璋

怜君此别手重携,散发长堤日又西。

钟鼓千官愁驻马,星辰一夜暗燃藜。

因风柳絮沾沾起,出浦云帆片片低。

东道若逢杨得意,可能相对访幽栖。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