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衢州杂兴二首·其一》
《衢州杂兴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玉研朱兮不可寻,暖风催绿麦成阴。

越山行尽见平野,江上水流无逝音。

地跨京师都邑壮,俗兼吴楚智谋深。

诏书宽大邦人诵,知有贤侯绥辔临。

(0)
注释
玉研:比喻珍贵或难得的事物。
暖风:形容春天的和煦之风。
平野:广阔的平原。
诏书:皇帝发布的正式命令。
翻译
研磨的美玉难以追寻,温暖的风催促着麦苗成荫。
翻过越地的山峦,眼前展现出广阔的平原,江水静静流淌,没有消逝的声音。
这片土地连接着京城的宏伟都市,风俗融合了吴越的智慧和深沉。
皇上的诏书宽容而宏大,百姓传颂,因为知道有贤能的侯爷驾驭着国家前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开篇"玉研朱兮不可寻,暖风催绿麦成阴"两句,通过对比手中玉研(一种古代用玉制成的文房用具)的洁白和自然界中难以寻觅的赤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温暖气息下的景物生长速度之快的赞美。接着"越山行尽见平野"一句,展示了诗人在行走至越山时所见到的广阔平原景象,给人以开阔视野的感觉。

"江上水流无逝音"一句,则通过对江水流动声音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静谧与和谐之感,诗人似乎在强调自然界中时间流逝的声音是无法捕捉的。下片"地跨京师都邑壮,俗兼吴楚智谋深"两句,用来赞美地方的繁荣昌盛及其文化底蕴深厚。

最后"诏书宽大邦人诵,知有贤侯绥辔临"两句,则表达了对统治者宽厚政令的称颂,以及对贤能领袖临国理政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社会繁荣的描写,以及对君主英明政策的赞誉,展现了一种和谐安宁的社会状态。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寄荆南友人

馀生自拚一虚舟,未害寻诗慰客愁。

梅欲飘零犹酝藉,柳才依约已风流。

关心弟妹无黄犬,入梦江湖有白鸥。

别后故人相念否,东风应倚仲宣楼。

(0)

叶子逸以惠山泉瀹日铸新茶饷予与常郑卿

惠山甘泉苦不冷,日铸茶香方是真。

广文唤客作妙供,石铫风炉皆手亲。

神清便欲排阊阖,且了吾人淡生活。

瓶芽分送已无馀,杯水尚容消午渴。

(0)

閒吟·其二

梅花白尽柳初黄,春未平分日已长。

老眼明边湖水绿,閒愁来处楚山苍。

高吟且喜诗无病,痛饮方知酒有肠。

南北故人强健否,谁知旅鬓欲秋霜。

(0)

同汤叔度兄弟赋秋声

古木斜阳暮,寒江澹月秋。

萧骚初满耳,蟋蟀最关愁。

茅屋疑鸣雨,云溪想枕流。

几回连别恨,为我过西州。

(0)

留题龙隐岩

碧崖石室俯清涟,蟠蛰灵虬不记年。

委蜕去为天下雨,抱珠归作洞中眠。

照开雾脚澄溪月,滴破云根暗穴泉。

负郭胜游虽信美,桑间留爱我无缘。

(0)

幽庭

幽庭鸟蹴梅花片,蔌蔌因风抟复散。

贪看立到昼阴移,满地苍苔遮一半。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