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潮暮汐几时休,阅得吴儿几白头。
前度客惊霜雪老,最高吟倚海山秋。
蛾眉月挂愁千里,鱼口风吹阻万舟。
明发赤亭西上路,片帆飞溯浙江流。
朝潮暮汐几时休,阅得吴儿几白头。
前度客惊霜雪老,最高吟倚海山秋。
蛾眉月挂愁千里,鱼口风吹阻万舟。
明发赤亭西上路,片帆飞溯浙江流。
此诗《浙江亭》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浙江水道的壮丽与变幻,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
首联“朝潮暮汐几时休,阅得吴儿几白头。”以潮起潮落的自然现象,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吴儿(泛指江南水乡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岁月如梭,白发渐生,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颔联“前度客惊霜雪老,最高吟倚海山秋。”通过“前度客”的故事,暗示过往岁月的沧桑,霜雪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老去的不仅仅是人,还有曾经的青春与梦想。而“最高吟倚海山秋”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诗人倚靠在海边的山上,吟诵着秋天的诗句,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颈联“蛾眉月挂愁千里,鱼口风吹阻万舟。”将月形比作蛾眉,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愁千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远方的思念。鱼口风则是比喻性的描述,暗示着外界环境的阻碍,使得千帆万舟无法顺利前行,暗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尾联“明发赤亭西上路,片帆飞溯浙江流。”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诗人将踏上前往赤亭的西行之路,而“片帆飞溯浙江流”则预示着虽然面临困难与挑战,但仍有希望与前进的动力,如同一片帆船逆流而上,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与社会的复杂情感与独特见解。
莫以手中琼,言邀世上名。
莫以山中迹,久向人间行。
松柏有霜操,风泉无俗声。
应怜枯朽质,惊此别离情。
万里独行无弟子,惟赍筇竹与檀龛。
看经更向吴中老,应是山川似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