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蚕绩女功多,当念勤劳惜绮罗。
织妇丝丝经手作,夜寒犹自未停梭。
从来蚕绩女功多,当念勤劳惜绮罗。
织妇丝丝经手作,夜寒犹自未停梭。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织女辛勤劳作的情景,充满了对劳动妇女的敬意与同情。
“从来蚕绩女功多”,开篇点明了女性在纺织行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她们通过辛勤的工作,将蚕丝转化为精美的衣物。这句话既是对古代女性劳动价值的认可,也暗示了女性在家庭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当念勤劳惜绮罗”,进一步强调了对这些辛勤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这里的“绮罗”指的是华丽的丝绸衣物,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衣物,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体恤那些为了创造这些美丽衣物而付出巨大努力的织女们。
“织妇丝丝经手作”,直接描述了织女们亲手操作的过程,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她们的心血和汗水。这句话不仅展现了织造工艺的精细与复杂,更体现了劳动者对于自己作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夜寒犹自未停梭”,最后这句描绘了织女在寒冷的夜晚仍坚持工作的场景,表现了她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句话不仅让人感受到织女们的辛劳,也传递出了一种对劳动精神的赞美和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织女辛勤劳动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女性劳动价值的肯定和对劳动精神的颂扬,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角色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性。
飞鸿又作秋空字,凄凄旧游湘浦。
凉思带愁深,渺苍茫何许。岁华知几度。
奈双鬓、不禁吟苦。独倚危楼,叶声摇暮,玉阑无语。
尺素。欲传将,故人远、天涯屡惊回顾。
心事只琴知,漫闲相尔汝。甚时江海去。
算空负、白蘋鸥侣。更谁与、剪烛西窗,且醉听山雨。
故园此去浑如客,异县而今却是家。
还日檐楹应着燕,来时杨柳未藏鸦。
孤舟泛泛春江阔,去鸟飞飞岸树斜。
却忆当年南下日,伤心泣尽日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