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台高,高风吹树梢。都摇摇,台下黄羊走黄蒿。
山头看看日落,觱策四面吹,军中白旗身姓谁。
向前看,有河河水深,彼不怕死。
我亦人力,能拔虎尾。
人虎或两存,归为鬼雄荣尔魂。
榆台高,高风吹树梢。都摇摇,台下黄羊走黄蒿。
山头看看日落,觱策四面吹,军中白旗身姓谁。
向前看,有河河水深,彼不怕死。
我亦人力,能拔虎尾。
人虎或两存,归为鬼雄荣尔魂。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榆台行》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诗中以榆台为背景,通过高风、黄羊、黄蒿、日落和觱篥(古代的一种管乐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阔的氛围。"都摇摇"四字生动地展现了风力之大,而"台下黄羊走黄蒿"则描绘了自然与战争共存的场景。
诗人进一步借日落和觱篥声,暗示了军旅生活的艰辛和不确定性,"军中白旗身姓谁"表达了对士兵身份的模糊感和对生死的无常认识。"向前看,有河河水深"象征着前方未知的挑战,而"彼不怕死"则展现出士兵们的英勇无畏。
最后两句"人虎或两存,归为鬼雄荣尔魂"寓意深刻,表达出即使在生死之间,人们仍渴望以英雄的姿态存在,即使牺牲,也要留下荣耀的英魂。整体上,这首诗富有边塞豪情,体现了作者对战争与人性的深度思考。
少年不信老,怪闻老人言。
匆匆老到眼,却忆少年愆。
逝川莫回流,乌兔日夜奔。
忧思集方寸,郁气如云屯。
试为少年道,听之亦茫然。
顾谓少年子,聆我尔汝篇。
尔未及我耄,我曾犹尔妍。
劝尔无我厌,勿令人尔怜。
诗能动三光,亦能贯九泉。
诗人以诗语,万物皆自言。
我读诸子诗,称心如所论。
如饥自知味,如寒自知温。
独有难言者,一生积艰屯。
非圣孰能达,愧我非其人。
愿使深者浅,愿使昧者真。
信哉青厓翁,言志无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