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除嗜欲想,永撤天机障。
身居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断除嗜欲想,永撤天机障。
身居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的《随笔(其四)》,它体现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首句“断除嗜欲想”表达了诗人对于去除个人欲望和执着的追求,认为这是达到心灵净化的重要一步。接着,“永撤天机障”进一步强调要消除自然本性的束缚,让心灵回归到最纯粹的状态。
“身居万物中”描绘了诗人身处世俗生活的环境,但他的心境却超脱于外物之上。“心在万物上”则揭示了他主张的精神境界,即尽管身处尘世,但内心保持着超越世俗的高远和宁静。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陈献章倡导的儒家内省修身,以及道家超然物外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哲学深度。
羌西屴之屹然兮,钟此奇才。
方世道之纬繣兮,弃骐骥而驾驽骀。
以一尉而诛二凶兮,宜异言之喧豗。
炯此念而安民兮,皇恤乎身灾。
公论虽屡蚀兮,犹有时而复开。
开之何未久兮,而终不能遂公之壮怀。
诗书兮自适,优游兮力斋。
扶疾而告修善之训兮,俄怛焉而顺隤。
彼西屴之无情兮,忍璜佩之沈薶。
生于是死于是兮,湛一气之去来。
惟心无愧而气不馁之言兮,万古莫得而尘埃。
况有不朽之铭兮,表独立于崔嵬。
功名须少年,老大意终懒。
学问本无穷,青春嗟有限。
用处不需多,云霄路坦坦。
贾生正英锐,郎潜自羞赧。
文字浩如山,奏功五寸管。
达者未必长,穷者未所短。
人生穷达各有时,脩为在我当自反。
萤桉尚研摩,况有五花馆。
当年骄惰气,犹赖世情刬。
只有学道心,歉然不自满。
庭外槐花任尔黄,达人高视供一莞。
试问司花女。是何年、培植琼葩,分来何谱。
禁苑岂无新雨露,底事刚移不去,偏恋定、鹤城抔土。
却怕杏花生眼觑。先廿年、和影无寻处。
遗草木,悴风雨。看花老我成迟暮。
绕阑干、追忆沈吟,欲言难赋。
根本已非枝叶异,谁把赝苗裨补。
但认得、唐人旧句。明月楼前无水部。
扣之梅、梅又全无语。询古柏,过东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