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三湘远,天风八月清。
云间虽掩映,水底已分明。
且对当年影,休吟万古情。
喜君方向满,照我过江城。
客路三湘远,天风八月清。
云间虽掩映,水底已分明。
且对当年影,休吟万古情。
喜君方向满,照我过江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的景象,诗人坐在清溪堂中,仰望着八月清朗的月亮。开头两句“客路三湘远,天风八月清”描绘出远方来客心中的思乡之情与当时的季节特点,三湘指的是古代湖南省域,这里可能是诗人对远方故土的一种怀念。同时,“天风八月清”则是写出了这一个月中秋前后,天气清朗,正值望月之好时节。
接下来的两句“云间虽掩映,水底已分明”,则是通过对比来强调月光的清澈。尽管在云层之间可能会有遮挡,但到了水面,则月影清晰可见,这也凸显了诗人对于这份宁静和纯净之美的感受。
“且对当年影,休吟万古情”一句,表达的是诗人面对月光,不愿意沉浸于过往的无限哀伤中,而是要珍惜眼前这个瞬间。这里的“当年影”指的是过去的岁月和记忆,“万古情”则是一种历史的长河,承载着无数的情感。
最后两句“喜君方向满,照我过江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喜悦,因为对方也能理解并享受这份美好。同时,这月光照亮了诗人要跨越的江城,也许是象征着某种希望和未来之路。
整首诗通过静谧的夜晚、清澈的月光以及水面上的倒影,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同时,诗中透露出一丝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但更多的是对于当前时刻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向往。
流水千百折,白云三四峰。
上有喷壑泉,下有凌霜松。
中有一老人,坐啸岩间风。
素发垂两肩,朱颜映青瞳。
年纪将百龄,容貌如孩童。
长跪前致辞,子非列仙翁。
笑谓汝孺子,语汝使心通。
我生不偶俗,遗身在蒿蓬。
结庐白水边,采药青林中。
世语我不接,世士我不逢。
箪瓢我不忧,轩盖我不崇。
自耕足我食,自息安我躬。
冥冥绝思虑,默默全和冲。
持此摄吾生,仰荷元化功。
何必插羽翰,远逐浮丘公。
再拜受斯言,廓然如发蒙。
投簪谢知己,一去无回踪。
谁剪海犀革,一尺如月圆。
锦绦挂东壁,时或生紫烟。
上画胡奴驰铁骑,白草经霜枯满地。
貂袄回头臂两弓,远望双飞皂雕至。
此物怀当弱冠年,高插庐子城东边。
射罢周瑜冢头坐,常浇绿酒呼重泉。
抱书十度金陵走,丈夫蹭蹬终不偶。
没羽徒夸射虎人,毛锥负却穿杨手。
摩挲此物敝埃尘,感慨从前一怆神。
道旁裋褐成衰丑,谁识飞扬跋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