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方艰便猛回。丛筠佳处得栽培。
花光别有一枝梅。
头似雪盔那复漆,心如风篆也无灰。
生前相遇且衔杯。
世事方艰便猛回。丛筠佳处得栽培。
花光别有一枝梅。
头似雪盔那复漆,心如风篆也无灰。
生前相遇且衔杯。
这首元代白朴的《浣溪沙》描绘了一种在世事艰难之际,诗人于丛竹之中发现梅花的独特景象。"世事方艰便猛回"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清醒认识,诗人在此困境中转向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丛筠佳处得栽培"暗示了在困厄中仍有希望和滋养,如同在竹林深处发现珍贵的梅花。
"花光别有一枝梅"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不凡之处,它的存在犹如照亮黑暗的一缕亮光,给诗人带来别样的欣喜。接下来的"头似雪盔那复漆,心如风篆也无灰"运用比喻,形容梅花洁白如雪,坚韧不屈,其内心纯净如风中的篆刻,永不褪色。最后,诗人以"生前相遇且衔杯"作结,表达在这样的时刻,能与梅花相逢,就应举杯共饮,享受这份难得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梅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在逆境中寻找生活乐趣的情怀。
荒城草树多阴暗,日夕霜云意浓淡。
长淮渐落见洲渚,野潦初清收潋滟。
兰枯蕙死谁复吊,残菊篱根争艳艳。
青松守节见临危,正色凛凛不可犯。
芭蕉芰荷不足数,狼藉徒能污池槛。
时行收敛岁将穷,冰雪严凝从此渐。
咿呦儿女感时节,爱惜朱颜屡窥鉴。
惟有壮士独悲歌,拂拭尘埃磨古剑。
鸠鸣兮屋上,雀噪兮檐间。
百鸟感春阳,有如动机关。
雄雌相呼和,日夕聒聒不得闲。
砌下两株树,枯条有谁攀。
春风一夜来,花叶何班班。
乃知天巧夺人力,能使枯木生红颜。
奈何人为万物灵,不及草木与飞翾。
自从春来何所觉,但怪睡美不觉白日高南山。
行逢百花不著眼,岂念四气如回环。
却思年少忆前事,虽有驵骏难追还。
奈何来日尚可乐,曾不勉彊相牵扳。
渌酒如春波,黄金为谁悭。
人生一世中,一步百险艰。
俟河之清不可得,聊自歌此讥愚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