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聚散不曾停,十日端州倚称情。
洗砚高卑分品格,解衣磅礴论平生。
空江秋涨洄洄急,古寺菩提叶叶声。
有约重阳能到否,扁舟先下五羊城。
半年聚散不曾停,十日端州倚称情。
洗砚高卑分品格,解衣磅礴论平生。
空江秋涨洄洄急,古寺菩提叶叶声。
有约重阳能到否,扁舟先下五羊城。
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黄驭远在端州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首联“半年聚散不曾停,十日端州倚称情”以时间的流逝和地点的转换,表达了相聚与离别交替的无奈与深情。颔联“洗砚高卑分品格,解衣磅礴论平生”则通过文房用品和日常衣物的对比,隐喻了人生态度和生活哲学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入的交流与理解。
颈联“空江秋涨洄洄急,古寺菩提叶叶声”描绘了一幅秋日江面波涛汹涌、古寺中菩提树叶沙沙作响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着离别的伤感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尾联“有约重阳能到否,扁舟先下五羊城”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再次相聚的期待,以及对友人即将独自乘舟离开的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苦涩,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辟疆池馆,是谁剪、瓜步江流馀沚。
放逐馀生双不借,重看水穷云起。
怪石㟏岈,孤亭窈窕,萝薜藏山鬼。
行行且止,呼童为摘苍耳。
堪叹沧海桑田,洛阳金谷,转眼荆榛里。
舞榭歌台真可惜,愁杀乌衣燕子。
百顷清潭,十围灌木,酮又生孙矣。
故人携手,为言树犹如此。
玉磬山房,西窗下、论文剪烛。
儿女辈、挽衣问讯,酒浆相续。
往事堪惊如噩梦,新愁欲话难更仆。
怅登山临水送将归,吾家玉。春草句,劳心曲。
隋苑外,逢南菊。叹雪中鸿爪,去来何速。
才子从来悲失路,斯人岂合栖空谷。
约明春、邓尉看梅花,支公屋。
芳讯沉沉,落梅帘户东风消。
匼波潋滟蘸初阳,湖上人家晓。
叶底鸣禽变了,惹相思、吟堂梦草。
白头昆弟,两地青灯,一般愁抱。
乔木荒凉,故家风味今休道。
文章何定换浮名,乞米难裁稿。
花雨纷纷倦扫,佩香零、伤春共老。
楚天望极,雁外兵尘,阑干红照。
人如花瘦,梦与云荒,清尊倦领残秋。
坠叶风中,啼鹃唤起閒愁。
河山纵然无恙,莽烟尘、还怕登楼。
书漫捲,甚白头诗酒,仍滞西州。
长望韬戈洗甲,奈鲸鲵乍静,萁豆还雠。
佩委兰衰,谁哀无女高丘。
便教片帆归去,问故山猿鹤都休。
情正苦,听创鸿声度蓼洲。
麝槛融脂,蜂衙缬翠,游人顾影宜昼。
幻出珠含,斜分锦护,宛是雒京时候。
依稀谷雨,枝共叶、难容春瘦。
歌楼丛粉,争翘酒国,千红密甃。压倒群芳不谬。
和清平、玉环能否。此际为伊怜惜,任伊薰透。
野老毫尖秃尽,又谁料、风情尚如旧。
远饯归樯,林香晚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