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磬山房,西窗下、论文剪烛。
儿女辈、挽衣问讯,酒浆相续。
往事堪惊如噩梦,新愁欲话难更仆。
怅登山临水送将归,吾家玉。春草句,劳心曲。
隋苑外,逢南菊。叹雪中鸿爪,去来何速。
才子从来悲失路,斯人岂合栖空谷。
约明春、邓尉看梅花,支公屋。
玉磬山房,西窗下、论文剪烛。
儿女辈、挽衣问讯,酒浆相续。
往事堪惊如噩梦,新愁欲话难更仆。
怅登山临水送将归,吾家玉。春草句,劳心曲。
隋苑外,逢南菊。叹雪中鸿爪,去来何速。
才子从来悲失路,斯人岂合栖空谷。
约明春、邓尉看梅花,支公屋。
这首《满江红·赠既庭弟》是清代诗人宋琬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开篇“玉磬山房,西窗下、论文剪烛”,以“玉磬山房”点出环境的雅致,“西窗下”则营造了温馨而静谧的氛围,两人在烛光下探讨学问,交流思想,画面温馨而充满智慧的火花。接着“儿女辈、挽衣问讯,酒浆相续”,描绘了一幅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画面,孩子们的天真与热情为这份学术探讨增添了生活气息。
“往事堪惊如噩梦,新愁欲话难更仆”两句,情感由轻松转入深沉,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感慨与对未来未知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兄弟间的某种默契与理解,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能相互扶持。
“怅登山临水送将归,吾家玉”一句,通过“登山临水”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盼,将情感推向高潮。这里“吾家玉”不仅指弟弟,也暗含了对弟弟才华的赞美与珍视。
后半部分“春草句,劳心曲。隋苑外,逢南菊。叹雪中鸿爪,去来何速”几句,运用自然景物的变迁来隐喻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相聚短暂的感慨。同时,“春草句”与“劳心曲”形成对比,前者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后者则可能代表了内心的忧愁与思考,体现了复杂的人类情感。
“叹雪中鸿爪,去来何速”更是直接抒发了对时间飞逝、相聚不易的感叹,雪中的鸿爪象征着过往的痕迹,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和事。
最后“才子从来悲失路,斯人岂合栖空谷。约明春、邓尉看梅花,支公屋”几句,表达了对弟弟才华的肯定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才子失路”的典故,暗示了对弟弟未来道路的担忧,但紧接着又以乐观的态度期待着明春再次相聚,共同欣赏梅花盛开的美景,寓含了对友谊与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与祝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