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去京华总及春,青袍如旧榜名新。
诗篇好诵词流口,先泽犹存帝里民。
禄阁分灯元汉裔,黄梅传钵自江滨。
溧阳学士闻声久,曾向人前问野人。
东去京华总及春,青袍如旧榜名新。
诗篇好诵词流口,先泽犹存帝里民。
禄阁分灯元汉裔,黄梅传钵自江滨。
溧阳学士闻声久,曾向人前问野人。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送刘虚舟孝廉北上柬史耕岩学士》。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句“东去京华总及春”,描绘了友人刘虚舟北上京城的旅程,春天的景色与友人的归途相映成趣,预示着旅途的美好与希望。接着,“青袍如旧榜名新”一句,以“青袍”象征官职,表达了对友人身份的尊重与肯定,同时“榜名新”暗示了友人在仕途上的崭新开始。
“诗篇好诵词流口”,赞美了友人的文学才华,他的作品广为流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颂。这不仅是对友人个人成就的赞扬,也体现了诗歌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先泽犹存帝里民”一句,借历史的传承,表达了对友人家族荣耀的敬仰,以及对友人能够继承先辈遗志的期待。这里的“帝里民”泛指京城的百姓,强调了友人的影响力和对社会的贡献。
“禄阁分灯元汉裔,黄梅传钵自江滨”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友人的家族背景和文化传承。禄阁分灯可能是指家族的显赫地位,而黄梅传钵则暗示了友人来自江南,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这两句既是对友人个人身份的描述,也是对其家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致敬。
最后,“溧阳学士闻声久,曾向人前问野人”两句,通过叙述溧阳学士对友人的长期关注和询问,进一步强化了友人名声远播的形象。这里的“野人”可能是指普通民众,强调了友人的作品和事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北上京城这一事件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家族传承以及社会影响力的深刻思考。
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
始祖有遗烈,托君访其存。
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
石柱之始立,于古无所根。
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
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
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
我患读书寡,知识无过人。
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
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
从君陈毕命,宜成周而云。
二者兼取之,于义似或尊。
分政东西郊,可以陕洛论。
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
甘棠之蔽芾,石柱之青新。
当时之盛事,予不得而亲。
二南之正化,二公之清芬。
千载之美谈,予可得而闻。
弃经而任传,儒者固不遵。
作诗以明之,驰此庸报君。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宋·邵雍】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始祖有遗烈,托君访其存。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石柱之始立,于古无所根。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我患读书寡,知识无过人。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从君陈毕命,宜成周而云。二者兼取之,于义似或尊。分政东西郊,可以陕洛论。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甘棠之蔽芾,石柱之青新。当时之盛事,予不得而亲。二南之正化,二公之清芬。千载之美谈,予可得而闻。弃经而任传,儒者固不遵。作诗以明之,驰此庸报君。
https://shici.929r.com/shici/9yriMHp4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