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常理,日月无遁行。
饱食高眠外,率是皆虚名。
虽乏伊吕才,不失尧舜氓。
何须身作相,然后为太平。
天地有常理,日月无遁行。
饱食高眠外,率是皆虚名。
虽乏伊吕才,不失尧舜氓。
何须身作相,然后为太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书事吟》,他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人生的哲理。首句“天地有常理,日月无遁行”表达了自然界运行不息的规律,暗示世间万物皆遵循一定的法则。接下来,“饱食高眠外,率是皆虚名”指出除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其他的荣华富贵往往被看作是虚幻的名声。诗人进一步表明,即使缺乏像伊尹和吕尚那样的治国之才,普通百姓也能保持尧舜时代的淳朴民风。“何须身作相,然后为太平”则强调,实现天下太平并不一定需要个人担任宰相这样的高位,关键在于人心向善,社会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朴素生活的推崇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倡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而非过分追求表面的权势和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