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睿廓然送僧还东吴》
《次韵睿廓然送僧还东吴》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征夫应为指柴扉,湖水当门可濯衣。

飞鸟已知今日倦,旧邻那悟昔人非。

山情已作燖鸡净,世味真如嚼蜡微。

遥想夜航无管束,棹歌应载月明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返回东吴时,诗人以次韵形式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深刻感悟。

首联“征夫应为指柴扉,湖水当门可濯衣”描绘了僧人归家的情景,湖水映照着门户,仿佛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颔联“飞鸟已知今日倦,旧邻那悟昔人非”运用拟人手法,通过飞鸟感知僧人的疲惫,以及旧日邻居对僧人变化的不解,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颈联“山情已作燖鸡净,世味真如嚼蜡微”进一步深化主题,山中的生活简单而纯净,如同烧鸡后的净洁;而世俗的滋味却变得淡薄无味,暗示了僧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厌倦。

尾联“遥想夜航无管束,棹歌应载月明归”想象僧人在夜晚自由航行的情景,棹歌随风飘荡,月光下归途显得格外宁静美好,表达了对僧人归途的祝福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人回归内心平静生活的意境,以及诗人对其超凡脱俗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赠庄孔易先生

乾坤双眼为谁好,风雅百年回此翁。

饭颗山前思感遇,石头城下未从容。

官贫果拙营妻子,才大还堪了化工。

江舸促归空忍泪,白头能得几相逢。

(0)

寄族弟秉之

城市风声隔,林泉兴味新。

眼中端望汝,地下足宁亲。

黑发终成雪,青山岂负人。

升沉休更问,颜子一生贫。

(0)

蔡太守复和示遂答之

诗来两度慰深思,一日沉吟十二时。

白雪调高真寡和,效颦应合笑东施。

(0)

寄题箕子墓四首·其四

东藩制度旧封君,千载遗风尚礼文。

欲吊英灵何处是,夕阳荒草锁孤坟。

(0)

何氏孝节诗

亭亭华表莞溪上,孝节名高照闾巷。

闺门至行动九重,致有洪恩自天降。

人谁无舅姑,反唇勃溪将何如。

人谁无夫妇,失节移天纷莫数。

卓哉贤妇心,不与常人同。

舅姑吾所主,良人吾所从。

于此尚无情,天地何处容。

高堂婴疾吾悽恻,刲股为糜充药食。

股肉犹可生,舅姑难再得。

此身岂忍为亲惜,一朝疾平百忧释。

良人早逝身无依,悲号不是伤春啼。

寒灯伴机杼,夜雨愁空闺。

宁死勿作他人妻,山石可转心不移。

吁嗟孝节有如此,扶植纲常厚伦理。

矧当末世风俗溃,妇中却有真男子,小人纷纷当愧死。

(0)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

晨过三迁坊,延伫忽亭午。

缅怀孟轲氏,生不遇明主。

立言垂训戒,天下知彟矩。

斯文耀日星,浩气塞寰宇。

乡邦存德泽,沾溉若时雨。

高祠肖仪刑,冠佩犹楚楚。

卓哉文宣王,配享共千古。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