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董传留别》
《和董传留别》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ǒngchuánliúbié
sòng / shì

zēngguǒshēngyǒushīshūhuá

yànbànlǎopēngqiángsuíhuáihuā

nángkōngbànxúnchūnyǎnluànxíngkàn婿chē

yóukānkuāshìzhàohuángxīn湿shī

注释
腹有:胸有,比喻学业有成。
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
此泛指书籍。
气:表于外的精神气色。
华:丰盈而实美。
老儒:旧谓年老的学人。
举子:指被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
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
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
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也就是举子应试的时间了,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
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
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美女所座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
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
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
得意:即“春风得意”,意谓黄榜得中。
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
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
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
翻译
虽然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
得意时才可以夸耀于世俗,诏书刚刚到黄纸黑字擢升董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和董传留别》。从诗中可以看出,苏轼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文艺情怀与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用简单而实用的布匹包裹着自己生活所需,同时心中充满了文学的韵味,这种内在的文化修养自然流露。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刻板的学者和不顾时节变化而机械学习的人感到厌倦,并且在春天里与年轻的子弟们一同踏青,感受自然之美。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这两句诗人描写自己没有能力去准备探寻春天的马匹,眼睛迷乱地在路上选择结婚对象的车辆。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某些无法如愿以偿的无奈与困惑。

"得意犹堪誇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表达即使心情舒畅,也不愿过多地炫耀于世俗之中,并且提及书写时墨迹未干,文字如同乌鸦一般沉稳有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映衬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与深厚的文化素养,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超脱世俗、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出坡叠驿

唱散烟风发浩歌,一囊收尽万山河。

绝无薏苡污行色,惟有清风明月多。

(0)

除夕前一日自释

独坐寒灯蜡已灰,思乡怀古自徘徊。

宦情冷煖随吾分,世味甜酸付此杯。

蝴蝶梦中春信近,玲珑歌里晓钟催。

不禁浓兴撩人醉,欲上千峰踏岭梅。

(0)

宜城

南北中分界,刘曹角逐时。

四方成鼎势,惟有此城宜。

(0)

挽徵士三首·其三

昨夜蟾光触少微,九泉何事卜幽栖。

半生豪气秋山外,一枕仙魂夕照西。

放鹤悠悠云水阔,遗珠渺渺海山低。

那堪樽酒联诗处,花落花开鸟自啼。

(0)

晓天见雪二首·其一

因陈柳絮湿还飞,脱却鹅毛乱点泥。

只见乌鸦天外过,不知白鹭涧边栖。

谩增水气成冰骨,怕映阳光损玉肌。

恨杀绵花飞满地,不堪收拾着寒衣。

(0)

云路春风

云路门头泮沼东,东君到处总春融。

咏归曾点行边趣,煖入光庭座上风。

绕阁玲珑扬晓铎,满门桃李蔼芳丛。

文衿济济闲来往,万里青云一路通。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