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蟾光触少微,九泉何事卜幽栖。
半生豪气秋山外,一枕仙魂夕照西。
放鹤悠悠云水阔,遗珠渺渺海山低。
那堪樽酒联诗处,花落花开鸟自啼。
昨夜蟾光触少微,九泉何事卜幽栖。
半生豪气秋山外,一枕仙魂夕照西。
放鹤悠悠云水阔,遗珠渺渺海山低。
那堪樽酒联诗处,花落花开鸟自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逝去的士人,以“挽徵士三首(其三)”为题,由明代诗人陈繗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缅怀与哀悼之情。
首句“昨夜蟾光触少微”,以月光触碰星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哀伤的氛围,暗示逝者在夜晚离世,留下一片寂静与空旷。接着,“九泉何事卜幽栖”,通过询问九泉之下为何选择幽居,表达了对逝者选择安息之地的好奇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的深切关怀和怀念。
“半生豪气秋山外”,描述了逝者生前的豪情壮志,仿佛他的生命如同秋天的山林,充满了力量与自由。而“一枕仙魂夕照西”,则将逝者比作仙人的灵魂,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离去,既浪漫又悲凉,展现了逝者超脱世俗的境界。
“放鹤悠悠云水阔”,借放飞的鹤象征逝者心灵的自由与飞翔,云水广阔的空间寓意着逝者灵魂的无限延伸。而“遗珠渺渺海山低”,则以遗珠比喻逝者留下的珍贵遗产或精神财富,即使在大海与高山之间也显得渺小,却依然闪耀着光芒,提醒人们珍惜与传承。
最后,“那堪樽酒联诗处,花落花开鸟自啼”,点出了追思逝者时的场景,无论是饮酒赋诗还是花开花落,鸟儿自鸣,都充满了对逝者的思念与哀悼。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永恒,更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长安貂蝉贱如土,故家文献余一缕。
平生粗疎不媚妩,直语岂知犯张禹。
腰间金印太二组,我自弃置君自取。
儿时翰墨跨诸父,投老为郎方齿叙。
天关耽耽守九虎,一节临遣复不与。
介堂卜筑开宿莽,谁知公意颇有主。
眼明沙鸥喜欲舞,便请衣冠挂神武。
圣朝留戣非为愈,勿薄淮阳宜叱驭。
获印兮汾阳,结茆兮湘之岗。
湘之岳兮帝宫谒帝,帝不敢骄兮奔魑魅而走蜚龙。
余行兮余意,一笑兮足惊一世。
人不知兮谓余立异,岂人见兮胜帝。
调古兮湘童,大道兮壶之中。
白璧苍蝇兮何污,噤不敢陈兮君怒。
苍苍上兮皇皇下,乐莫乐兮郴之土。
藐郴城兮楚涯,身非余兮辱余奚为。
策空鸣兮余去,人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
生可玩兮不可留,宛故庐兮风翛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