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族弟秉之》
《寄族弟秉之》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城市风声隔,林泉兴味新。

眼中端望汝,地下足宁亲。

黑发终成雪,青山岂负人。

升沉休更问,颜子一生贫。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寄族弟秉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族弟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以及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

首联“城市风声隔,林泉兴味新”,以对比手法,将城市的喧嚣与外界的宁静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都市生活的疏离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族弟之间情感的连结,即使相隔遥远,心灵却能感受到彼此的共鸣。

颔联“眼中端望汝,地下足宁亲”,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族弟的思念之情。诗人仿佛能看到族弟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对他的牵挂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族弟家庭的关心,希望族弟的家庭生活安宁幸福。

颈联“黑发终成雪,青山岂负人”,运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老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的赞美。诗人认为,尽管人的生命会像黑发变白一样逐渐衰老,但大自然的青山绿水却永远美丽,不会辜负任何生命。这既是对自然界的颂扬,也是对生命的哲思。

尾联“升沉休更问,颜子一生贫”,引用颜回(孔子的学生)一生贫困却不改其志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得失无常的淡然态度。诗人认为,无论人生的境遇如何变化,都不必过分忧虑或追求,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韧,就像颜回那样,即使生活贫困,也能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比喻、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友情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题黄君愈宣江山一览亭

危亭翼翼倚晴空,百里江山入望中。

俯槛银溪纡素练,开轩金嶂耸屏风。

波光㵿㵿摇文几,岚霭霏霏扑绮栊。

我欲携琴亭上醉,夕阳影里数归鸿。

(0)

送宪副王公赴山西

花骢躞蹀出神京,追饥都门酒谩倾。

兰省当年同战艺,柏台此日独蜚英。

霜飞绝塞秋横鹗,花满新田晓弄莺。

明日相思限南北,暮云春树总关情。

(0)

武宁关书事·其二

晓度黄花岭,轻裘冒薄寒。

笳声惊宿鸟,旗影走长蚖。

孤戍烽初暝,阴崖雪未乾。

何当擒颉利,奏凯拜金銮。

(0)

宿普门寺次都宪副韵·其四

一宿空王宇,悽然百感增。

素餐惭省职,高卧羡山僧。

问俗晨纡辔,观书夜对灯。

故园何处是,梦绕碧云层。

(0)

杂题七首·其一

高山流水古音微,弹者无人听亦稀。

纵是相逢只如许,夕阳空抱锦囊归。

(0)

仲昭竹为湛公题

萧飒秋声满渭川,深沉诗思入湘渊。

遥知一径通幽日,曾共山僧听雨眠。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