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俗殊方竟未厌,忽教放索转丹襜。
天南水起山穷处,琅峤云从马首瞻。
问俗殊方竟未厌,忽教放索转丹襜。
天南水起山穷处,琅峤云从马首瞻。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台湾巡行时的独特体验与感受。首句“问俗殊方竟未厌”,表达了作者对异域风俗的好奇与探索之心并未因时间的推移而减退,反而更加浓厚。接着,“忽教放索转丹襜”一句,可能暗示了某种突然的变化或转折,使作者的心情或视角发生了转变。
“天南水起山穷处,琅峤云从马首瞻”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描绘,展现了台湾南部壮丽的自然风光。"天南水起"描绘了南方天空与海洋的广阔景象,"山穷处"则指出了山脉的尽头,暗示了地理环境的险峻与独特。"琅峤云从马首瞻"则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云彩随风飘动,仿佛与马匹同行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和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切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台湾南部独特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作者对异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探索的精神。诗中蕴含的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追求。
禁直夜迢递,斋居澹无为。
同心聿来集,良友具在兹。
欢言适嘉会,秉烛坐弹棋。
华月照虚牖,微风动绮帷。
上客发幽兴,援琴挥素丝。
一弹孤鹤舞,再鼓心神怡。
清商既激烈,雅调亦舒迟。
秋鸿唳远空,猗兰芳葳蕤。
俯仰极馀韵,邈与高山期。
燕赏亦云洽,倾耳遂忘疲。
沉吟永终夕,逍遥起遐思。
仰观庭户间,烂然明星垂。
旭景不知曙,永言歌此辞。
秋风荡昊天,叶落飘无时。
上辞连蜷柯,下堕青芹泥。
忽然飏清飙,舞蝶盈空垂。
零落解自慰,撩乱春花飞。
问君亦何尔,物理全无欺。
叶落安代谢,其根还相随。
蓬门旧井灶,或得同蒸炊。
自非召伯仁,剪拜先披枝。
停车问枫林,照耀仍湘涯。
长安少年意气豪,雕鞍宝骑金错刀。
呼卢百万等土壤,报雠一死轻鸿毛。
自言生为游侠子,愿输肝胆酬知已。
此时未遇平原君,且学斗鸡都市里。
朝游紫陌黄金堤,暮宿琼楼桃李蹊。
探丸直向杜陵北,挟弹频过渭水西。
一闻边警还投袂,转战前收漠南地。
介子身封万户侯,嫖姚家赐千金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