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室绝清洒,夜景何寥寥。
白月堕檐隙,凉飙拂林梢。
有客不能寐,起坐心焦劳。
所怀同心友,相去一何遥。
开门望天宇,露冷河汉高。
恨无双羽翰,奋飞共游遨。
秉烛遂至旦,诗成还独谣。
禅室绝清洒,夜景何寥寥。
白月堕檐隙,凉飙拂林梢。
有客不能寐,起坐心焦劳。
所怀同心友,相去一何遥。
开门望天宇,露冷河汉高。
恨无双羽翰,奋飞共游遨。
秉烛遂至旦,诗成还独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信阳慈氏寺中静思的情景。首句“禅室绝清洒,夜景何寥寥”渲染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禅室的清寂与夜色的辽阔形成鲜明对比。接着,“白月堕檐隙,凉飙拂林梢”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月光从屋檐缝隙洒落,微风轻拂林梢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夜晚景象。
“有客不能寐,起坐心焦劳”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他在夜晚难以入眠,起身徘徊,心中充满焦虑。接下来,“所怀同心友,相去一何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好友的思念之情,感叹距离之远,相聚不易。
“开门望天宇,露冷河汉高”描绘了诗人打开门向外望去,只见天空广阔,银河高悬,露水已冷,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冷与宁静。最后,“恨无双羽翰,奋飞共游遨”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与友人一同飞翔,共享自由与快乐的愿望。
“秉烛遂至旦,诗成还独谣”则说明诗人直到天亮仍在思考,最终写下了这首诗,独自吟诵,表达了他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
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
为报方袍客,丰年瑞已成。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