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青山山上楼,凭阑俯瞰大江流。
海门烟树熹微见,云是三山与十洲。
江上青山山上楼,凭阑俯瞰大江流。
海门烟树熹微见,云是三山与十洲。
这首诗描绘了孟子河畔孙氏楼的壮丽景色,诗人王鏊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青山、烟树与云雾交织的自然之美。
首句“江上青山山上楼”,开篇即以“江”、“山”、“楼”三个意象构建出一幅宏大的画面,江水蜿蜒于青山之间,而高耸的楼宇则矗立在山巅之上,两者相映成趣,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暗示了人类建筑的壮丽。
次句“凭阑俯瞰大江流”,诗人站在楼阁之上,倚靠栏杆,向下俯视,只见滔滔江水奔腾不息,流向远方。这一句通过“凭阑”、“俯瞰”的动作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也巧妙地将读者引入到诗人的视角中,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同感受江水的壮阔与流动之美。
第三句“海门烟树熹微见”,诗人视线从江面转向远处,海门处烟雾缭绕,隐约可见树木的轮廓,黎明时分的朦胧景象被生动地描绘出来。这里的“海门”可能指的是长江入海口,而“烟树”则象征着初升朝阳下,海面上的雾气与岸边树木的交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最后一句“云是三山与十洲”,诗人在此引用了古代神话中的“三山”(蓬莱、方丈、瀛洲)和“十洲”(传说中的仙界之地),表达了对美好仙境的向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玉帘寒、翠痕微断,浮空清影零碎。
碧芽也抱春洲怨,双卷小缄芳字。还又似。
系罗带相思,几点青钿缀。吴中旧事。
怅酪乳争奇,鲈鱼谩好,谁与共秋醉。
江湖兴,昨夜西风又起。年年轻误归计。
如今不怕归无准,却怕故人千里。何况是。
正落日垂虹,怎赋登临意。沧浪梦里。
纵一舸重游,孤怀暗老,馀恨渺烟水。
宋兴古刹今长干,灵曜台殿荒檀栾。
二泉相望弃不渫,西泉尚累三石槃。
其流散漫为沮洳,稍集小砾生微澜。
东泉土梗久蔽塞,穿治乃见甃甓完。
道人慈哀波及远,沟荡两取合土山。
山前灌输各自足,辘轳罢转井口闲。
取遥比甘觉近美,与旧争冽知新寒。
爞爞夏秋百源乾,抱瓮复道愁蹒跚。
疾倾横逗势未足,嗟此善利何时殚。
虑长易脆有大檀,伐坚羌庐窟孱颜。
金多匠手肯出巧,风水千里安知难。
没羽之虎行林间,箨龙失职因藏跧。
循除静投悲瑟瑟,映瓦微见清潺潺。
三年营之一日就,有口共以成为欢。
论功信可侈后观,何似当时万竹蟠。
《酬王浚贤良松泉二诗·其二泉》【宋·王安石】宋兴古刹今长干,灵曜台殿荒檀栾。二泉相望弃不渫,西泉尚累三石槃。其流散漫为沮洳,稍集小砾生微澜。东泉土梗久蔽塞,穿治乃见甃甓完。道人慈哀波及远,沟荡两取合土山。山前灌输各自足,辘轳罢转井口闲。取遥比甘觉近美,与旧争冽知新寒。爞爞夏秋百源乾,抱瓮复道愁蹒跚。疾倾横逗势未足,嗟此善利何时殚。虑长易脆有大檀,伐坚羌庐窟孱颜。金多匠手肯出巧,风水千里安知难。没羽之虎行林间,箨龙失职因藏跧。循除静投悲瑟瑟,映瓦微见清潺潺。三年营之一日就,有口共以成为欢。论功信可侈后观,何似当时万竹蟠。
https://shici.929r.com/shici/jHeuF8yx8V.html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锄商,此物谁能珍。
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
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