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丹诗诀·其二》
《金丹诗诀·其二》全文
宋 / 陈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神符白雪结玄珠,此时金丹第一炉。

十二时辰须认子,莫教金鼎汞花枯。

(0)
鉴赏

这首《金丹诗诀(其二)》由宋代道教学者陈楠所作,是道教炼丹术中的一首重要诗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旨在阐述炼丹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与哲理。

“神符白雪结玄珠”,开篇以“神符”象征炼丹术中的秘法或真谛,以“白雪”比喻纯净无瑕的物质基础,而“玄珠”则是炼成的丹药,暗含着通过修炼达到精神与物质双重升华的寓意。

“此时金丹第一炉”,点明炼丹的关键时刻,强调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操作的重要性,如同烹饪中的火候控制,稍有不慎便会影响最终成果。

“十二时辰须认子”,“子”在这里指代“铅”,即炼丹术中的主要原料之一。十二时辰的划分,代表了时间的精确掌控,强调了在特定时刻进行操作的必要性,以确保炼制过程的成功。

“莫教金鼎汞花枯”,“金鼎”象征炼丹的容器,“汞花”则代表了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反应现象。此句告诫炼丹者要时刻关注并维护好炼制环境,避免反应过缓或停滞,确保炼丹过程的顺利进行。

整体而言,《金丹诗诀(其二)》不仅揭示了炼丹术的技术细节,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强调了时机、专注与内在精神状态对于成功的重要作用。

作者介绍
陈楠

陈楠
朝代:宋   号:翠虚子   籍贯: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生辰:公元?----1213

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
猜你喜欢

鹧鸪天

金井梧桐转辘轳。閒庭月上欲栖乌。

拂墙长裥怜柯半,抱扇斜鬟映比疏。

欢梦后,酒悲余。人情谁道不如初。

吴绫剩有香腮泪,蜀纸犹存玉手书。

(0)

杨柳枝

春风吹满锦障泥。多少行人唱大堤。

无情清渭东流尽,送到咸阳却向西。

(0)

临江仙.镜中留影。事详诗稿。和俞佩珣女士来韵

隐约神光非是昔,还留宝镜云昙。

留仙暂解我衰颜。空中仍幻影,侍膝彩衣斑。

虽认庭闱何以慰,欲思一语偏难。

含悲无计可留攀。飞升期太速,何复入尘寰。

(0)

蝶恋花

庭院阴阴风雨过。人去帘垂,生受凄凉我。

欲断旌悬何日可。输他银押偏宁妥。

牵挂早知成日课。瘦影寒宵,愁共纤蟾堕。

更戛花风惊梦破。吉丁当是招魂些。

(0)

八声甘州.题雷峰塔经卷

坐南屏烟翠晚钟前,摩娑劫余灰。

问金涂几塔,琼雕万轴,肯付沈薶。

彩凤无端掣搦,往事总堪哀。

不尽兴亡感,窣堵波颓。

我亦伤心学佛,演珠林梵说,随分清斋。

淹新亭涕泪,何物不荒莱。

尽消磨、药炉经卷,忍断蓬、身世老风埃。

湖山梦、散诸香处,围绕千回。

(0)

齐天乐.题竹樊山庄词

旧家文采丹阳集,兰荃况兼余事。

绮属思沈,花生笔健,论派浙西浑异。清吟凤纸。

看平揖苏辛,指挥姜史。

自惜嵚嵜,竹樊芳约素心几。

曲高金缕唱彻,问浦团慧业,谁证弹指。

丽制红牙,遥情铁拨,漫比寻常宫徵。遗笺料理。

有处度摛华,叔原趾美。秀挹当湖,雅词应署里。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