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颖生龙泉庵坐月》
《同颖生龙泉庵坐月》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西湖西山迭宾主,五载还同月中语。

萧森松际无留云,多感龙天为收雨。

昔君城居阅兵火,谁识山刹并焦土?

佛摧塔坏过者悲,况我三宿迷处所。

兹庵幸完足坐卧,不独松寿柏亦古。

去秋与客一再至,准拟长夏借逃暑。

君持茗芽龙井来,共就龙口掬泉煮。

夜深细响合松籁,净洗根尘见肺腑。

石梁看瀑君未餍,我老枕流宜石鼓。

世间何地无月明,到处松泉视人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龙泉庵中坐月赏景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西湖西山迭宾主,五载还同月中语”,以西湖和西山作为背景,将时间与空间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月光下与友人对话,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接下来,“萧森松际无留云,多感龙天为收雨”两句,通过描写松林间的景象,以及对雨水的感慨,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神秘。

“昔君城居阅兵火,谁识山刹并焦土?”这两句则转而回忆过去,表达了对战争破坏的哀叹,同时也对眼前山寺的完好表示了感激。接着,“佛摧塔坏过者悲,况我三宿迷处所”则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龙泉庵中的生活情景:“兹庵幸完足坐卧,不独松寿柏亦古。”表达了对庵内环境的喜爱与满足。接着,“去秋与客一再至,准拟长夏借逃暑”则回忆了与友人的多次相聚,以及共同避暑的美好时光。

“君持茗芽龙井来,共就龙口掬泉煮”描绘了友人带来的茶叶与泉水,共同煮茶品茗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夜深细响合松籁,净洗根尘见肺腑”则通过夜晚的静谧与松林的声音,表达了内心的纯净与深刻的感受。

最后,“石梁看瀑君未餍,我老枕流宜石鼓”表达了对瀑布美景的欣赏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世间何地无月明,到处松泉视人取”则以广阔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普遍性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思。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梁溪八咏·其八濯缨亭

画栋飞檐俯碧流,何时归去舣扁舟。

不须更把尘缨濯,直取冠裳裂即休。

(0)

胡笳十八拍.第十二拍

渔阳突骑猎青丘,天马跋足随犛牛。

幕前生致九青兕,苦寒赠我青羔裘。

万里飞蓬映天过,岁云暮矣增离忧。

如今正南看北斗,长安不见使人愁。

(0)

次韵郑教授见寄

泛梗飘萍逐水流,故人书到正霜秋。

扶颠拯溺多迂论,问舍求田更拙谋。

辇道凄凉沙碛外,钩陈寂寞楚江头。

(0)

去岁道巴陵登岳阳楼以望洞庭真天下之壮观也因诵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句追古今绝唱用以为韵赋诗十篇·其十

江湖秋日暮,远客若为情。

宿舸沙边缆,征鸿云外声。

星河摇倒景,鼓角起江城。

去国同王粲,登临百感生。

(0)

去岁道巴陵登岳阳楼以望洞庭真天下之壮观也因诵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句追古今绝唱用以为韵赋诗十篇·其一

登楼窥洞庭,沧波渺无际。

波间起飞龙,惨澹带云气。

云雷倏变灭,天水共澄霁。

矫首望君山,镜面青螺髻。

(0)

次通城送季言弟还锡山二首·其一

半载相从作远游,物华苒苒又新秋。

江南山水共清赏,湖外风烟成独留。

家远为传安稳信,时艰增重别离忧。

渚宫此去无他地,怅望自登黄鹤楼。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